其国力昌盛,兵强马壮,且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那高句丽之君主,虎视眈眈,欲壑难填,时刻觊觎着周边邻邦的土地与财富。
其勃勃野心,犹如汹涌的潮水,一波接着一波,永无休止,实乃百济之巨大威胁。
倘若没有新罗横亘于中间充作缓冲地带,恐怕高句丽定会率先对百济悍然动手。
而百济之南边,尚有倭国不时侵扰国境,屡屡来犯,实是烦不胜烦。
那倭国之兵,如鬼魅般神出鬼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令百济边境之百姓苦不堪言,终日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惶惶不可终日。
要不是新罗长久以来一直较为中立,极少主动动起兵戈,兴师征伐,否则百济恐怕早就湮灭于历史的尘埃之中,不复存在了。
想那新罗,秉持和平之念,未与百济结下过多仇怨,方使百济得以在这乱世之中,尚有一丝喘息之机,苟延残喘至今。
想到此处,扶余义慈不禁眉头深锁,心潮起伏,开始重新审慎地考虑起和高句丽的同盟关系。
他于殿中来回踱步,目光时而飘忽,时而坚定,往昔与高句丽结盟之种种情形在脑海中不断浮现。
那曾经看似坚不可摧的同盟,此刻在他心中却充满了疑虑与不安,究竟是继续维系,还是当断则断,他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难以抉择。
扶余义慈面色沉凝,当即下令让百济军队暂且于边境安营扎寨,按兵不动。
他严辞嘱咐,务必谨遵王令,不得擅自行动。
待他将诸事想清楚了之后,再行决定是撤军回朝,还是继续配合高句丽进攻新罗。
此令一出,军中将士虽心有疑惑,但亦不敢违抗王命,只得原地驻守,静候王旨,一时间,边境之地气氛紧张而又静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