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罡与世家官员于朝堂之上唇枪舌剑,互不相让,直喷得面红耳赤,却谁也难以降服谁。
只见袁天罡怒发冲冠,言辞激烈,手指世家官员,斥道:“尔等胡言乱语,颠倒黑白,实乃荒谬至极!”
世家官员亦不甘示弱,纷纷回怼,声嘶力竭,几近失态。
最终,李世民龙颜震怒,猛拍御案,喝道:“都给朕闭嘴!此事休要再继续谈论!”
那声音如雷霆万钧,震得朝堂上下一片寂静,众人皆噤若寒蝉,不敢再多言半句。
最终,泾阳县爆炸一事被李世民接过,严令朝臣不许再议论此事。
袁天罡回到钦天监之后,心中腹诽,暗自嗔道:“陆通这厮真能惹祸,害得吾今日牛脾气都犯了。”
袁天罡踏入钦天监,面色仍有几分悻然,边走边喃喃自语:“这陆通,平日里不知收敛,此番竟惹出这等事端,害得我在朝堂之上与人争执不休,失了仪态。”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在案几前坐下,眉头紧锁,满心烦闷。
于是,袁天罡唤来道童,吩咐道:“尔等速去长安城之陆家粮铺,索要那酒中仙,权当收取回报。”
袁天罡负手而立,神色略显疲惫,接着说道:“今日为那陆通之事,费了诸多口舌,受了这般折腾,岂能无有所得。”
几个道童领命而去,袁天罡望着他们的背影,轻轻摇了摇头,暗自思忖:“但愿这回报能消去我心头些许烦闷。”
钦天监的几位道童行至陆家粮铺,朗声道:“我等奉袁天罡国师之命,前来取酒中仙。”
陆家粮铺之人闻之,二话不说,即刻为几位道童装了十几坛上等的酒中仙。
那陆家粮铺的掌柜亲自指挥,脸上带着恭敬之色,心中暗忖:“国师开口,自当竭力满足,万不可有半分懈怠。”
几位道童亦是满心欢喜,连连道谢后,赶着马车匆匆返回钦天监。
陆通早有吩咐传下:“若袁天罡欲饮酒,陆家粮铺可径直供应,无需多做请示。
此事过后数日,大唐应许下嫁于松赞干布之宗室女,承蒙李世民封为文成公主。
自长安起驾之日,鼓乐齐鸣,旌旗蔽空。
文成公主端坐于华丽车辇之中,凤冠霞帔,容颜端庄,眼中虽有对故土的不舍,却也透着坚毅与担当。
迎亲队伍浩浩荡荡,蜿蜒如龙,其规模之宏大,气势之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更有一队禁军身着锃亮铠甲,手持长枪,威风凛凛地护于左右,尽显大唐之尊荣,给足了吐蕃颜面。
长安城中的异邦使臣,见此盛景,皆羡慕至极。
只见他们交头接耳,目光中满是歆羡之色,一人叹道:“若吾国亦能娶得大唐公主,那该是何等美事。”
另一人附和道:“大唐之强盛,公主之尊贵,若能联姻,实乃吾国之幸也。”
众人纷纷颔首,脸上写满了向往与渴望。
送亲队伍将要途经夏州建设兵团,李承乾自是收到了诏令,丝毫不敢怠慢,赶忙招来程咬金,一同商议此事。
李承乾在屋内来回踱步,眉头紧蹙,忧心忡忡道:“卢国公,此番送亲队伍将至,吾等需妥善安排,万不可有失大唐颜面。”
程咬金虎目圆睁,大手一挥,朗声道:“殿下放心,老臣定当全力协助,保此次送亲顺利。”
一时间,夏州建设兵团之中,大唐军士往来频频巡逻。
只见那军士们个个精神抖擞,身披铠甲,手持兵刃,步伐整齐有力。
他们目光如炬,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不放过任何一丝风吹草动。
骄阳之下,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却无人有半分懈怠。
众军士心中皆念:“定要保证夏州建设兵团之内,万无一失,绝不可出现任何纰漏,以免有负皇恩,损了大唐威名。”
不过,李承乾心中亦存疑云,按理而言,其师陆通应不会赞同和亲此般举动才是,为何此番父皇作出此等决定,老师却于书信中未予提及呢?
李承乾独坐于营帐之中,手抚下颌,眉头紧锁,暗自思忖:“老师向来主张以强硬之姿应对外邦,此次和亲之举,实与老师平日理念相悖。然老师在与我往来书信之中,对此竟只字未提,究竟是何缘由?莫非其中另有深意?”
不过,既然陆通于书信中未曾提及,那这或许便意味着,陆通极有可能亦是赞同此事的。
尽管李承乾有诸多之处想不通彻,然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