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大唐镇国公 > 第240章 严控

第240章 严控 (第1/2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 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 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 穿越之铁血捕快 沉默的战神 大唐镇国公 明末风云:乱世殇歌 三国之现代魂 快穿之非炮灰女配 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 四合院:当穿越者遇到傻柱重生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 大明英宗朱祁镇 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汉吏

往昔,陆通常言“落后就要挨打”,此语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

遥想大唐国力鼎盛之时,四方宾服,万邦来朝,那是何等的荣耀与辉煌。

诸邦之所以纷纷前来朝拜,归根结底,不过是因大唐国力强盛,武力威慑与文化魅力并存,令其心生敬畏、倾慕。

倘若大唐一旦陷入羸弱之境,恰似肥美的羔羊暴露于荒野,必然会引得群狼环伺,届时,各邦岂会再念及往日情谊,怕是会如饿狼般蜂拥而上,肆意宰割,以谋得自身之利。

由此可见,那些主张一味对外邦行仁义之举的言论,实乃“何不食肉糜”般的迂腐之见。

在这弱肉强食的世间,唯有自身足够强大,方能掌控局势。

无论是秉持以道德感化、怀柔四方的王道,还是凭借强大武力、威慑诸邦的霸道,皆能由自己说了算。

如此,方能在风云变幻的天下局势中,稳坐钓鱼台,护佑大唐千秋万代,昌盛不衰。

于这纷繁复杂的世间,手中握有利刃,却择机而不用,与根本无刀可恃,实乃天壤之别。

前者恰似那巍峨高山,虽静谧无言,却因雄厚底蕴与磅礴气势,令万物敬畏。

手中之刀,乃是实力的彰显,是震慑宵小的依仗。

即便平日里未曾显露锋芒,但其潜在的威慑力,亦如暗潮涌动,让心怀不轨者不敢轻举妄动。

此乃一种居高临下的从容,是胸有成竹的淡定,是深知自身底蕴,故而能在风云变幻之际,稳如泰山,以静制动。

而后者,犹如无根之萍,漂泊无依,面对世间的纷争与险恶,唯有瑟瑟发抖、任人宰割的份。

无刀可用,意味着缺失了最基本的自卫能力,在强者环伺的环境中,宛如待宰羔羊,毫无还手之力。

一旦危机降临,只能徒呼奈何,眼睁睁看着厄运降临,却无能为力。

是以,手中有刀不用,是实力与智慧的抉择;而没刀可用,则是无奈与悲哀的境地。二者相较,云泥立见,不可同日而语。

一日,朝堂之上,金殿生辉,文武百官分列两旁,神色肃穆。

李世民高坐龙椅,目光如炬,环视众人后,神色凝重地开口道:“诸位爱卿,朕近日得知,外邦之人于我大唐境内,行为多有不妥,甚至涉及技术偷取之事。我大唐虽以海纳百川之胸怀,接纳四方学子,然今时不同往日,不得不有所考量。”

言罢,殿下众人皆面露思索之色。

李世民接着郑重宣布:“自今日起,朕决意推行对外国留学生的管控政策。往后,凡外邦学子欲来我大唐求学,务必历经层层严苛筛选。不仅要考量其学识素养,更要详查其品行与来意。此要求较以往,提升许多。”

众臣听闻,或微微颔首,或交头接耳。

有识大体者,深知此举乃是为大唐长远计,纷纷出言附和:“陛下圣明,此乃护国之良策。”

也有部分臣子,心中略有疑虑,却也不敢贸然反对。

毕竟,大唐之安稳昌盛,才是重中之重。

至此,这一关乎外邦学子来唐求学的新政策,便在这庄严肃穆的朝会上,正式拉开帷幕。

孔颖达闻得李世民此言,心中忧虑顿生,赶忙从朝臣之列稳步走出。

他身着朝服,神色恭谨,朝着李世民深深拱手,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吾圣人之道,向来以教化天下为己任,倡导仁德广布,不分内外亲疏。今陛下欲对外国留学生设以严苛筛选,区别对待外邦学子,此举虽意在防范,然恐被天下人误读。”

孔颖达微微抬头,目光中满是忧虑与忠诚,继续说道:“外邦诸国,皆视我大唐为礼仪之邦、文明昌盛之地,心向往之。若因管控过严,或致其误解我大唐气量狭隘,有损我大唐威名。陛下心怀天下,当以包容之态,彰显大国风范,还望陛下重新定夺,三思而后行啊。”

言罢,他再次躬身行礼,静静等候李世民的回应。

孔颖达话音刚落,王珪亦从容出列,身姿挺拔,神色庄重。

他整了整衣冠,朝着龙椅上的李世民恭敬行礼,而后声如洪钟般开口道:“陛下,孔祭酒所言极是,切中要害。我大唐,幅员辽阔,国力昌盛,向来为诸国敬仰,实乃万邦之表率。”

王珪微微一顿,目光诚挚地望向李世民,接着说道:“圣人教诲,以德服人,方为长久之道。外邦学子慕名而来,本是我大唐文化昌盛、德化远播之明证。若此刻对其严加管控,层层设限,虽说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末世重生之狂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