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众人皆离去后,帝俊缓缓站起身来,神色略显踌躇,他抬头望向女娲,眼中满是期待与焦虑:“女娲道友,你如今既已成圣,又是我天庭曾经的娲皇,当知我天庭如今的处境。巫族日益强盛,其势咄咄逼人,对我天庭的威严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此番前来,本想借道友成圣之威,助我天庭一臂之力,对抗巫族,保我天庭之安宁。不知可否?” 帝俊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与期盼,眼神紧紧地盯着女娲,希望能从她的口中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女娲微微摇头,神色平静而庄重,轻声说道:“帝俊道友,非是我不愿相助,实乃我如今已成为天道圣人,受天道规则所限,不可随意插手巫妖二族之战。这洪荒世界,诸般生灵皆有其命运轨迹,巫妖二族的纷争亦在天道的运转之中。若我贸然出手,打破这平衡,必将引发天道的反噬,届时,这洪荒世界恐将陷入更大的灾难之中。” 女娲的眼神中透着一丝无奈与悲悯,她深知帝俊的难处,但也明白天道的不可违逆。
帝俊听闻此言,脸上露出失望之色,眼神中闪过一丝绝望与不甘:“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巫族如此嚣张,我天庭却无能为力吗?” 他的声音微微颤抖,双手不自觉地握紧,身上的帝袍也随风飘动,显示出他内心的挣扎与愤怒。
女娲轻叹一声,道:“帝俊道友,你乃天庭之主,当以大局为重。这巫妖之争,并非不可化解。你当约束天庭众神,避免与巫族发生不必要的冲突,同时,可尝试与巫族沟通,寻求和平共处之道。若能以和平之法解决争端,不仅可保天庭之安稳,亦能使这洪荒世界免受战乱之苦,此乃顺应天道之举。” 女娲的声音柔和而坚定,试图开导帝俊,让他明白和平的重要性。
帝俊沉默片刻,缓缓低下头,心中虽仍有不甘,但也明白女娲所言句句属实。他深吸一口气,抬起头来,神色略显疲惫:“女娲道友,我明白了。此番多谢你的教诲,我会尽力与巫族周旋,寻求和平之法。只是这过程,怕是艰难无比。” 帝俊拱手向女娲行了一礼,随后转身,一步一步缓缓地走出娲皇宫。
帝俊的身影在混沌中显得孤独而落寞,他望着天庭的方向,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心。
而此时留在人族的凌虚,正于人族聚居之地闭目凝神,周身气息与天地相融,仿若与这方土地上的生灵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羁绊。他感知着人族的一举一动,那新生的希望与蓬勃的生机在他的灵觉中流淌,宛如一首激昂的生命赞歌。
人族的孩童们在村落中嬉笑玩耍,他们天真无邪的笑声如同清脆的鸟鸣,回荡在山谷之间。凌虚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这些孩童是女娲与他共同的心血结晶,承载着人族的未来与希望。
在人族的中央广场上,几位长者正围坐在一起,讲述着女娲创世与凌虚守护的故事。他们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却充满了敬畏与虔诚,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随着微风飘散在空气中,被周围的人们悉心聆听。
凌虚缓缓睁开双眼,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欣慰与责任。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女娲的嘱托,要引领人族在这洪荒世界中茁壮成长,传承文明之火,使其不被外界的风雨所熄灭。
他站起身来,身形修长而挺拔,一袭白衣随风飘动,宛如谪仙临世。凌虚轻轻抬手,一道柔和的光芒自掌心涌出,化作点点繁星,洒落在人族的土地上。这些光芒蕴含着他的灵力与祝福,将为这片土地带来安宁与祥和,滋养着万物生长。
“愿人族能秉持正道之心,在这洪荒之中安然前行,传承文明,生生不息。” 凌虚轻声呢喃,声音虽轻,却如洪钟般在人族的每一个角落响起,仿佛是天道的低语,又似是神灵的庇佑。
在人族的远方,山脉连绵起伏,云雾缭绕其间。凌虚望着那片山峦,心中暗自思量着如何进一步提升人族的实力与智慧,使其能够在这复杂多变的洪荒世界中拥有自保之力。他决定在人族中挑选一些资质出众的子弟,传授他们修行之法,引导他们感悟天地灵气,踏上修仙问道之路。
正当凌虚准备行动之时,突然,天空中风云变色,一股强大的气息扑面而来。凌虚眼神一凝,抬头望去,只见一道绚丽的霞光划破长空,向着人族的方向疾驰而来。他心中一动,已然知晓这是来自娲皇宫方向的气息,想必是众人已听完女娲讲道,各自归去。
凌虚静静地等待着,片刻后,那道霞光在他面前缓缓停下,化作一道人形光影。光影逐渐清晰,正是女娲的模样。
“女娲道友,此番讲道,可还顺利?” 凌虚拱手问道,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