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丁一世驱逐,促使希腊倒向协约国,并最终使希腊成为战胜国。以他的政治手腕而言,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不奇怪。
但这正是让汉斯不得不警惕的地方——
韦尼泽洛斯的立场并非固守某一阵营,而是以国家利益为优先。
但同时换句话说,只要希腊与德国结盟对他们更有利,他或许也会选择站在德国一方。
现在的外交局势已和原本的历史轨迹有所不同。
如果希腊能在世界大战中成为德国的盟友,那么巴尔干半岛的战局将变得更为有利。
‘至少,比奥匈帝国要强多了。’
毕竟奥匈帝国那群饭桶,在保加利亚参战之前,连塞尔维亚都打不下来,简直丢尽了盟友的脸。
说起来,同盟国里真正能顶得住的国家,除了德国和英国,还真是屈指可数。
与其叫“三国同盟”,倒不如改名叫“协约国”还更合适些。
“男爵?”
“啊,失礼了,韦尼泽洛斯先生。您的大名,我早已久仰。”
“哈哈,是吗?”
“是的,您在克里特展现的手腕让我印象深刻。我正好想借此机会,与您深入交流,结交一番。”
“我也正有此意。”
二人相视一笑,握住了彼此的手。
然而,他们的眼神中没有半分笑意,而是在审视着对方——
对方究竟是自己的盟友,还是一颗值得争取的棋子?
外交的博弈,正式开始了。
......
埃莱夫塞里奥斯·韦尼泽洛斯紧紧盯着眼前这位悠然自得地品着咖啡的少年——那个曾救下赫赫有名的德意志皇帝的人。
他早已听闻这位少年的事迹。
毕竟,汉斯·冯·乔男爵正是那个促成德国与英国联盟的关键人物,而这曾被所有人认为是不可能的外交奇迹。
“外交界已经在私下称他为‘俾斯麦的继承人’了吧?”
随着大英帝国与德意志帝国这两大欧洲强国携手,希腊王国自然也无法置身事外。
韦尼泽洛斯陷入沉思。
在如今英、德对峙法、俄的欧洲格局下,巴尔干半岛上的小国——希腊王国应当如何自处?
“目前来看,力量的天平确实倾向于英德协约......”
不过,对希腊而言,与英德协约建立良好关系并非难事。
毕竟,国王乔治一世是英国亚历山德拉王后的弟弟,也就是爱德华七世的内兄,而王储康斯坦丁更是德皇的妹夫,同时也是坚定的亲德派。
但韦尼泽洛斯忧虑的是,英国尚且不论,德国似乎更倾向于维系与奥斯曼帝国的友谊,而非拉拢希腊。
当然,他并非不能理解德国的外交方针。
说白了,相较于奥斯曼帝国,希腊对德国的价值并不算大。
可希腊也需要某种实际的利益,才能明确自己的立场。
“要是奥斯曼帝国能与英德交恶,选择就简单多了......”
因此,当韦尼泽洛斯听闻德国派遣的外交使节——汉斯·冯·乔男爵即将前来参加此次届间奥运会时,便决定会一会这位赫赫有名的年轻人。
虽说他的官方职务仅仅是辅佐官,但其影响力早已超越此职,事实上主导着德意志帝国当前的外交政策。因此,韦尼泽洛斯认为有必要探探他的口风。
“没想到在雅典也能买到美式咖啡。”
“在这里,这种咖啡更多被称作‘汉斯咖啡’——以您的名字命名。虽然褒贬不一,但喜欢的人确实不少。”
当汉斯望着眼前那杯近年来自德国开始风靡欧洲的“汉斯咖啡”露出几分新奇之色时,韦尼泽洛斯则以一贯的圆滑微笑作答。
只是,也有不少人厌恶至极。
尤其是在意大利,许多人视“汉斯咖啡”为对咖啡文化的侮辱,甚至大加斥责。他们不仅对这种饮品极力抵制,还对汉斯那“诅咒般的味觉”深感震惊——毕竟,他可是那个让菠萝披萨和薄荷巧克力冰淇淋问世的人。
“话说回来,最近克里特的局势如何?”
“去年的骚乱尚未完全平息。不过,看起来乔治王子已经失去了克里特人的支持。虽然目前还能勉强维持,但恐怕明年就得打道回府了。”
“而您,韦尼泽洛斯先生,已经掌控了克里特的实权。”
面对汉斯这番直白的评论,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