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泽洛斯只是微笑不语。
这种事,了解内情的人自然都心知肚明。
“我只是认为,克里特理应回归希腊罢了。个人而言,我希望包括德国在内的列强能够协助克里特回归希腊的怀抱,但事实证明,这并不容易。”
“哈哈,恐怕即便列强反对,您依然会推动克里特的统一吧?”
“......”
韦尼泽洛斯沉默了。
竟然已经被看穿到这个地步,不愧是“俾斯麦的继承人”,眼光锐利得惊人。
事实上,在原本的历史中,仅仅两年后,即1908年,韦尼泽洛斯便趁奥斯曼帝国内部因青年土耳其党革命而陷入混乱之际,果断无视希腊政府因军事冲突顾虑而犹豫不决,单方面宣布克里特并入希腊王国。
“呼......看来您偏好直言不讳,那我也就不再绕圈子了。男爵阁下,您如何看待与希腊的友好关系?”
“正如您所知,德意志帝国与奥斯曼帝国关系紧密。”
汉斯收敛了笑意,神情认真。
“但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德国与希腊也能保持友好关系。毕竟,希腊才是‘第二罗马’最正统的继承者,不是吗?”
“哦?这可是令我欣喜的话语。”
韦尼泽洛斯的笑意显得愈发真诚。
哪怕这只是场外交辞令,但对于希腊人来说,这样的认可仍然值得感激。
“不过,韦尼泽洛斯先生,您或许还在思考——希腊与德国交好究竟能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确实如此。毕竟,希腊与奥斯曼帝国的立场截然不同。”
“没错。因此,德国无法在您与奥斯曼的冲突中明确站在希腊这边。不过,巴尔干半岛向来是动荡之地,不仅仅是希腊,其他许多国家同样觊觎奥斯曼的土地。”
“哦?”
韦尼泽洛斯露出感兴趣的表情。
“您认为巴尔干半岛迟早会爆发针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
“只要稍加思索,便能得出同样的结论。奥斯曼帝国日渐衰弱,难道像塞尔维亚、保加利亚这些与奥斯曼积怨已久的国家会袖手旁观吗?一旦有机会,他们必然会出手。”
历史上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正是如此爆发的。
当意土战争重创奥斯曼帝国时,早已伺机而动的塞尔维亚、保加利亚、蒙特内哥罗和希腊迅速结成“巴尔干同盟”,联合对奥斯曼帝国发动攻击。
但同盟在取得胜利后不久便分崩离析。
因战后利益分配不均,保加利亚率先对塞尔维亚与希腊发动攻击,随即引发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塞尔维亚、希腊、蒙特内哥罗、罗马尼亚,乃至奥斯曼帝国都纷纷对保加利亚发起报复性打击。
这,便是巴尔干半岛的常态。
“马其顿,尤其是塞萨洛尼基,您必须在它落入其他国家手中之前夺回。”
面对汉斯的暗示,韦尼泽洛斯果断点头。
这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提议。
只要德国在战后谈判中暗中支持希腊,就足以让希腊王国受益匪浅。
“同时,德国也能借此遏制与奥匈帝国必然产生冲突的塞尔维亚。”
这是一场双赢的交易。
不过,若是奥斯曼帝国获胜,那一切便会化为泡影。但在二人看来,如今日渐衰败的奥斯曼帝国已无可能逆转颓势,因此他们根本未曾考虑过这种可能性。
“当然,这并非德意志帝国的正式立场,仅仅是假设的可能性。”
“如今我能听到男爵阁下的想法,便已足够。”
毕竟,韦尼泽洛斯尚未成为希腊首相,而巴尔干战争也要六年后才会爆发。
对他而言,现在,这已是最好的结果。
“时间不早了,我还有别的约会,就此告辞。”
韦尼泽洛斯起身,向汉斯露出笑容。
“那么,男爵阁下,祝您在奥运会上玩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