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兴看到那张捉妖告白后,急中生智。他见旁边站着一个人,便上前问道:“这隐逸村离这儿有多远?”那人听到询问,连忙回答:“不过三里路远。你问这个做什么?”包兴说:“不瞒你们说,我家相公最擅长驱逐邪祟、降妖捉怪,而且手到病除。只是有一点,我们是外乡人,我家相公虽然神通广大,却不敢轻易显露,就怕被人当成妖言惑众。他平时轻易不帮人驱邪,除非有人诚心诚意地去求他。一开始,相公肯定会说自己不会降妖,对方越求,他就越推辞。他这是在试探来人是不是真心,只有确定对方一片至诚,才会答应帮忙。”那人听了,说:“这有什么难的。只要你家相公答应,就算让我赴汤蹈火,我也心甘情愿。”包兴说:“既然这样,闲话少说。你把这告白收起来,跟我来吧。”两旁看热闹的人,听说有人会捉妖,都好奇地想看看,于是后面跟了不少人。
包兴带着那人来到二荤铺门口,对众人说:“各位乡亲,要是我家相公不肯答应,想走的话,还请大家帮忙拦一拦。”那人也对众人说:“麻烦各位邻居了,如果法师不答应,还得请大家帮衬帮衬。”包兴把门口布置得严严实实,进了饭店,又对那人说:“你先到柜台把我们的饭钱结了,省得等会儿走的时候耽误时间。”那人连连答应,来到柜台前。只见柜台里的人都拱手相让,说:“李二爷,好久没到小铺来了。”(原来这人叫李保,是李大人府上的主管。)李保连忙回应:“客气了,客气了。楼上那位相公和这位管家吃了多少钱,记在我的账上吧。”掌柜的连忙答应,还悄悄告诉了跑堂的。包兴和李保来到楼梯前,包兴让李保听他咳嗽为信号,听到就赶紧上楼恳求。李保答应后,包兴才上了楼。
此时,包公在楼上等得心急如焚,眼睛都快望穿了,却始终不见包兴回来,心里胡思乱想起来。一开始,他还以为包兴见他舅舅会有很多麻烦事,或者借钱没借到,不好意思来见自己。后来又想:“从来没听他说过有这门亲戚,该不会是他见我行李盘缠都没了,就偷偷逃走了吧?或者他年纪小,走错路了也说不定。”正在疑惑的时候,只见包兴笑嘻嘻地从楼下上来。包公一见,顿时火冒三丈,生气地说:“你这小子跑哪儿去了?让我在这儿干等!”包兴上前,悄悄说:“我没找到我舅舅。不过现在有件事……”于是把隐逸村李宅小姐被妖迷住、请人捉妖的事说了一遍,“现在请相公去应付一下。”包公听了,勃然大怒,说:“你这小子!”包兴不容他分说,在楼上连连咳嗽。
李保听到咳嗽声,立刻上了楼,对着包公双膝跪地,说:“相公在上。小人名叫李保,奉了主母之命,来请法师搭救我家小姐。刚才遇见相公的随从,说相公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恳请相公救救我家小姐。”说完就磕头,怎么也不肯起来。包公说:“管家别听我那小随从的话,我不会捉妖。”包兴在一旁插嘴道:“你听到了吧?说不会了。快磕头求啊!”李保听了,连连磕头,把楼板都磕得咚咚响。包兴又说:“相公,你看他一片诚心,怪可怜的。您就发发慈悲吧。”包公听了,双眼一瞪,说:“你这小子,满口胡言!”又对李保说:“管家你起来,我还要赶路呢,我真的不会捉妖。”李保哪肯放手,说:“相公现在走不了啦。我已经求各位乡亲在楼下帮我阻拦。再说了,乡亲们都知道相公是法师,要是您走了,让我家主母知道,我可担待不起。”说完,又磕头。包公被他缠得没办法,心里暗自埋怨包兴。又转念一想:“这事说到底是无稽之谈,哪会真有妖魅。我包某秉持正气,不妨随他去看看,再找机会脱身。”想罢,对李保说:“我不会捉妖,但我也不信邪。好吧,我跟你去看看。”
李保一听包公答应了,满心欢喜,磕了头,站起来,在前头带路。包公下了楼,只见铺子门口人山人海,都是来看法师的。李保见状,连忙上前说:“有劳各位乡亲了。幸好我李保一片诚心,法师已经答应了,就不劳大家阻拦了。请大家让一让,给让条路,就太感谢了。”说完,作了个揖。众人听了,往两旁一闪,中间让出一条道来。还是李保在前头带路,包公跟着,后面是包兴。只听众人中有人称赞道:“好相貌!好神气!难怪有这么厉害的法术。就这一身正气,就足以辟邪了。”其中还有些好事的人,不嫌麻烦,一路跟着他们到隐逸村的也不少。不知不觉就进了村头,李保先跑去禀报了。
这位李大人不是别人,正是吏部天官李文业,他告老还乡,隐居在此。这隐逸村的名字,也是李大人起的,意思就是退隐归乡。李大人的夫人是张氏,膝下没有儿子,只生了一位小姐。小姐有一次游花园时,偶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