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自己又如何被老虎叼走的事,详细说了一遍。白雄把这些都一一记在心里,打算第二天再去寻找。
你瞧,白雄这一天可真是辛苦,来回跑了足足有一百四五十里路,真的是太不容易了。刚才只顾说他这边的辛苦,却差点落下了另一边的重要情节。野史里说“一张口难说两家话”,还真是这样。就在他辛苦奔波的这一天,又发生了许多事情。
你猜是什么事呢?原来,在城中鼓楼大街西边,有一座兴隆木厂,是山西人开的。有兄弟二人,哥哥叫屈申,弟弟叫屈良。屈申长得其貌不扬,再加上一脸乱蓬蓬的胡子,像个刺猬,所以人人都叫他“屈胡子”。他特别爱喝酒,每天都喝得醉醺醺的,因此又得了个外号,叫“酒曲子”。虽说他爱喝酒,但正事一点也不耽误,再加上有屈良帮忙,把生意做得像铁桶一样稳固,十分兴旺。
万全山南是木商的船厂。这天,屈申和屈良商量道:“听说新货已经到了,老子得去看看。要是合适,咱们就批下一些,那可就赚大了。”屈良也觉得这主意不错,就拿褡裢钱革叉子装上四百两纹银,备好一头酱色花白的叫驴。这头驴有个毛病,最爱追着驴群跑,路上要是看不到别的驴,它就不好好走;要是看到了,撒腿就追。屈申接过装着银子的褡裢,搭在驴鞍上,骑上驴,就朝着万全山南出发了。
到了船厂,木商们彼此都很熟悉。屈申看了好多木料,可行情完全不对。买卖场上有个规矩,就算生意没做成,也得留个好交情。虽然木料没批成,可酒肴还是要准备的。屈申一看到酒,就像馋猫闻到了腥味,馋虫一下子被勾了起来,左一杯,右一杯,有说有笑,高兴得都忘了回家。
猛然一抬头,他看到太阳已经快落山了,这才着急起来,说道:“老子还得进城呢!天快黑啦,天快黑啦。”说着,他赶紧起身作揖,拱了拱手,急忙拉着酱色花驴,朝着万全山赶去。
他越着急,驴就越不听话,他左一鞭,右一鞭,骂道:“你这倒霉的臭屎蛋!‘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太阳眼看着就没了,你还跟我闹脾气!”话还没说完,只见那驴两只耳朵突然竖了起来,“咴儿”的一声叫起来,四个蹄子乱蹦,撒腿就跑。屈申知道它的毛病,肯定是听见前面有驴叫唤,它又要去追了。于是他索性拉住缰绳,由着它跑,这样总比它赖着不走强。
谁知跑着跑着,前面果然出现了一头驴。他这头驴一见,前蹄高高扬起,连蹦带跳。屈申被颠得坐不稳鞍子,顺着驴屁股就掉了下来。他连忙爬起来,用鞭子乱抽了一顿,只好揪住嚼子,把驴拉回来,拴在旁边的一棵小榆树上。
他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头黑驴,鞍辔俱全。这就是昨天范仲禹骑来的黑驴,当时匆忙间被撇下,放去吃草。黑驴一夜没吃麸料,就信步溜达,出了东山口,这会儿还在这儿啃青草呢。屈申看了好一会儿,大声嚷道:“这是谁的黑驴?”连喊了几声,都没人回应。他自言自语道:“好一头黑驴啊!”又瞧了瞧驴的牙齿,才四个牙,膘肥体壮,而且鞍辔崭新,他心里暗暗想道:“趁着没人,老子何不换了它。”于是,他把钱革叉子拿过来,搭在黑驴身上,一扯缰绳,翻身上去。只见黑驴撒开四蹄,跑得飞快,屈申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
突然,天气大变,狂风像发怒的野兽般咆哮着席卷而来,一阵黄沙漫天飞舞,刮得人眼睛都睁不开。此时已经是掌灯时分,屈申心里犯起了嘀咕:“这光景,城是进不去了。我还带着四百两银子呢,这可怎么办?前面就是万全山,要是碰上打闷棍的强盗,那可就糟透了!只好找户人家借宿一晚了。”心里正想着,他看见前面有个褡裢坡儿,往南上坡,忽然瞧见有灯光。屈申连忙下了黑驴,拉着它上坡,来到门前。
这时,他忽然听到里面有妇人说道:“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哪有把老婆饿肚子的?”又听男子说:“你饿着,我又吃什么了?”妇人接着说:“你没吃什么,倒喝了不少黄汤。”男子说:“谁不让你喝了?”妇人说:“我要是会喝,早喝了。弄了钱回来,不先想着买柴米,就顾着你那口酒!”男子说:“这怎么说呢,喝酒也是我的口福。”妇人说:“既然爱吃现成的,干脆明天我出去挣钱养你,让你享享清福。”男子说:“你别胡说。我虽然穷,可也是个讲义气的好朋友。”妇人说:“街市上哪有你这样的‘好朋友’呢?”屈申听到这儿,本想不敲门,可看了看四周一片漆黑,别处又没有灯光,只好用鞭子敲门,喊道:“借光,借宿一晚。”里面顿时没了声音。
屈申又在门外喊了好半天,屋里才传来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