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眉弄眼地说:“哟,你看这俩孩子,眉来眼去的,有戏咯!” 刘婶也捂嘴笑着附和:“可不是嘛,咱村要是能成一对儿,也是桩美事。” 这话飘进小樱桃耳朵里,她的脸更红了,嗔怪道:“婶子们,都啥时候了,还说这些。” 大伙听了,又是一阵善意的哄笑。
面对部分顽固得像铁板一块的病情,胡秋水下定决心调整药方。他一头扎进自家那堆满医书的角落,一本本泛黄的古籍被他小心翼翼地翻开,陈旧的纸张发出轻微的脆响。他的眼神急切又专注,逐字逐句搜寻着与当下疫病相似的记载,口中不时念叨着中医温病条例里的要点:“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此次疫病,高热、咳嗽为主症,定是温热之邪入体,之前用药虽有成效,但力度还不够,得加重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之药。” 每翻阅一本书,他对疫病的理解就更深一分,也越发感慨中医智慧的博大精深,历经千年岁月,依旧能为当下困境指引方向。
不仅如此,他还努力调动现代医学知识的记忆。那些曾经在现代医院里学习、实践的片段,像是电影般在脑海里回放。他想着病毒、细菌的感染机制,琢磨着如何将现代的病理认知与传统中医用药相结合,让药方更具效力。一番绞尽脑汁的思索后,他终于列出一份新的草药清单,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草药名称。
小川子歪着头,看着那满是陌生字眼的纸条,好奇地问:“哥哥,这些新草能治好大家吗?” 胡秋水宠溺地摸摸他的头,眼神坚定无比:“只要用心钻研,肯定行。中医传承数千年,应对过无数疫病,只要咱们找准方向,没什么难关跨不过去。” 二蛋在一旁听了,热血沸腾,用力拍着胸脯:“秋水哥,我陪你去找草药!不管山里多险,咱都不怕。” 那架势,仿佛前方就算是刀山火海,也阻拦不了他们寻找希望的脚步。
准备进山寻药时,新的难题又冒了出来。村里几个长辈听闻胡秋水要换药方,忧心忡忡地赶来劝阻:“秋水啊,这药可不是随便换的,万一更严重咋整?” 胡秋水赶忙解释:“大爷、大妈,我明白您们担心,可眼下病情没好转,咱必须得尝试新法子。这中医温病用药讲究辨证论治,根据病症变化调整,才是正路。之前的药方是基础,现在情况变了,新药材能针对新问题。” 长辈们听了,虽还是满脸担忧,但也不好再阻拦。
刚要出发,胡斐又跳了出来,阴阳怪气地说:“哟,还换新药方啦?我看你就是瞎折腾,到时候出了事,全村人都饶不了你!” 二蛋气得就要冲上去揍他,被胡秋水拉住:“别理他,咱们抓紧时间。” 说完,便带着小川子和二蛋毅然迈向山林。山林里弥漫着未知与危险,可他们的步伐却无比坚定,因为那一份份承载着全村希望的新草药,正等待着他们去寻觅。
进入山林后,困难接踵而至。前几日的暴雨让山路变得泥泞湿滑,一脚踩下去,泥水瞬间没过脚踝,每走一步都要费好大劲才能拔出来。二蛋走在前面,用一根粗树枝探路,时不时回头叮嘱:“秋水哥,小川子,小心点!” 小川子紧紧拽着胡秋水的衣角,眼睛瞪得溜圆,警惕地看着四周。突然,一条色彩斑斓的蛇从草丛里窜出,吐着信子,发出嘶嘶声。小川子吓得尖叫起来,胡秋水迅速把他护在身后,捡起一块石头,与蛇对峙着,好在那蛇只是示威一番,便游走了。惊魂未定的三人喘了口气,继续艰难前行,只为那能扭转乾坤的新草药。
走着走着,二蛋忍不住嘟囔:“这胡斐也太缺德了,成天捣乱,等咱治好疫病,非得好好收拾他不可。” 小川子也跟着附和:“对,让他给大伙道歉,把他干的坏事都抖出来!” 胡秋水无奈地笑笑:“先顾好眼前吧,找到草药治好大家才是最要紧的。” 这时,远处传来几声鸟叫,在寂静的山林里格外突兀,小川子紧张兮兮地问:“哥哥,会不会又有啥危险?” 胡秋水安慰道:“别怕,有我和二蛋哥在呢,咱小心点就行。” 三人相互打气,继续在山林中艰难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