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 第26章 带领全村生产转型

第26章 带领全村生产转型 (第2/2页)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 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 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 我家有个电饭锅 一人:融合烂命华,哪都通之癫! 海贼:开局获得黑龙王果实 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 当我在火影成为空律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 火影之秋道长风 JOJO:乔舟的奇妙冒险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我打罗马?真的假的? 斩神:蓝染模板,我将立于天上! 娘子别怕,夫君助你成神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斩神:我史莱姆,开局吞噬鬼面王 废柴趣妻

如雨,一锄头一锄头刨开土层。挖到深处,竟发现土里混杂着不少炉渣碎石,定是早前村外铁匠铺子随意倾倒所致。知晓缘由,村长立马出面协调,铁匠铺掌柜满心愧疚,带着学徒帮着清理土地,还运来几车肥沃新土补偿。

土地整好,重新补种地黄,众人不敢有丝毫懈怠,日夜轮值照看。小川子更是搬了个小板凳,整日守在田边,稍有风吹草动就跑去喊胡秋水。好在悉心照料下,地黄苗重新焕发生机,嫩绿叶片在风中欢快摇曳。可祸不单行,夏日酷烈,旱魃肆虐。多日滴雨未下,药田干裂,草药渴得奄奄一息。村里唯一的一口老井很快见底,村民们望着焦枯的药田,满心绝望。胡秋水望着万里无云的碧空,心急如焚之际,突然想到村北那处废弃许久的旧河道。他振臂高呼:“大伙莫慌!去疏通旧河道,兴许能引来远处水源。”全村老少齐上阵,扛着锄头、铲子奔赴河道。河道里淤泥堆积,荆棘丛生,可没人喊累叫苦。男人们在前头奋力挖泥清障,女人们在后方编织竹筐运土,孩童们也提着小木桶,一趟趟往返河边送水,只为润一润干裂的土地。耗时数日,河道终于疏通,远处山涧溪水潺潺流入,干涸药田如逢甘霖,草药们大口吮吸,重新挺起了腰杆。

熬过旱季,秋风送爽,丰收曙光初现,却不想周边山林野兽频出,屡屡夜袭药田。野猪拱翻围栏,野兔啃食嫩叶,一夜之间,几亩长势喜人的药材被糟蹋得不成样子。村民们又气又急,围坐商议对策。有猎户出身的赵叔站出来:“咱得设陷阱、扎篱笆,再轮流守夜,吓退这些畜生。”

于是,大伙砍竹伐木,沿着药田筑起一圈又高又密的篱笆;在野兽常出没路径挖下深坑,铺上干草伪装;还在田边搭起简易哨棚,每晚派人值守,敲锣打鼓,燃起篝火。如此双管齐下,野兽来袭次数渐少,药田终得安宁。

药材丰收,可采摘、分拣极为耗时。胡秋水把村民分成数个小组,老人们眼力好,专挑成熟度恰好的药材采摘;手脚麻利的妇女们负责剔除残次、分拣归类;青壮年则负责搬运,将一筐筐药材送至村里晾晒场。众人各司其职,井然有序,欢声笑语洒满田间。晾晒场上,药材铺满竹席,需不时翻面确保受热均匀。白日里,孩童们在晾晒场嬉戏玩耍,时不时按大人吩咐翻翻药材;夜晚,村民们也不放心,轮流守着,以防夜雨突袭。遇上阴天,家家户户抱出干柴,在场地四角生起火堆,用烟熏来驱散湿气,守护这来之不易的收成。

药材炮制更是精细活,胡秋水言传身教,演示如何切片、蒸煮、烘焙。村民们认真学习,从生疏到熟练,作坊里终日弥漫着醇厚药香。

为把药材卖出去,胡秋水带着村里能说会道的几人,拉着满车样品前往县城。初到县城,人生地不熟,药房掌柜们瞧他们一身粗布麻衣,多有轻视。胡秋水不卑不亢,拱手行礼后,将精心整理的药材样本摆开,详述种植过程艰辛、品质把控严苛。有掌柜质疑,他便当场拿出药典古籍佐证,还许下售后保障承诺。终于,一家小药房愿意试销,胡秋水抓住机会,让村民把首批药材包装精美,亲自押送。用药后,疗效显着,口碑渐起,其他药房纷纷抛来橄榄枝。村里趁热打铁,成立了自家的药材商号,制定统一标识、包装,还在县城租下铺面,派专人经营。随着生意红火,村子日益富足。胡秋水没忘本,他用盈利修缮学堂,请来先生教孩子们读书识字、研习药理;又翻修村里道路,方便药材运输;还设立互助基金,哪家遇困,大伙援手帮扶。

村里年轻人看到药材种植的奔头,主动向长辈、胡秋水请教。农闲时,大伙聚在祠堂,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种植心得、养护窍门,新技术、新法子在交流中生根发芽。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随机推荐: 大明征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