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暴雨带来的风波方平,村子里便迎来一位云游道士。那道人着一袭虽破旧却洁净齐整的道袍,手持拂尘,踏入药房之际,目光即刻被药柜勾了去。他绕着药柜徐徐踱步,口中念念有词,眼神里透着几分探寻与赞赏之意。众人皆觉好奇,胡秋水率先作揖问询:“道长,您瞧这药柜,可是有何不妥之处?” 道士微微颔首,浅笑道:“非也非也,此柜周身灵气汇聚,想必是承载诸多草药精华所致。不过,贫道倒是知晓些许法子,可令这药柜与药材契合更甚,助其药效绵延。”众人一听,来了兴致,忙拱手求道士赐教。道士趋近药柜,伸指轻点一格,说道:“这存放人参之位,可于下方铺些松子壳。人参生于山林,与松子同沐一方水土气息,松子壳能续其山灵地气,保其元气不失。” 二蛋挠挠头,面露疑色:“道长,真有这般奇妙?” 道士也不着恼,淡笑道:“万物相生相克,亦有相佐相伴之理,一试便知。”胡秋水觉得所言在理,赶忙去寻来松子壳,细细铺排妥当。道士又望向放着枸杞的格子:“枸杞性喜阳,可给它营造一小方暖煦之地,滋养果实效力。” 小樱桃双眸亮晶晶的,即刻转身去布置,不多时便布置停当。
经道士这般指点,药柜仿若被注入别样生机。胡秋水满心感激,意欲留道士在村里多盘桓几日,也好讨教药理。道士摆摆手:“贫道闲云野鹤,不便久留。但见诸位对药材如此用心,临别便再赠一言,每月初一、十五,可于药柜前燃上些许艾草香,驱邪扶正,净化药气。” 言罢,飘然而去。
众人虽对道士所言半信半疑,却还是依言而行。待到初一,小川子早早抱来艾草,搓成香条,以火折子引燃,袅袅青烟旋即在药柜前升腾而起。说来也怪,那一日,众人只觉药房里药香愈发醇厚,沁人心脾,精神亦格外清爽。此后,每月初一、十五燃艾草香,成了药房雷打不动的惯例。
随着与县城药铺合作渐入佳境,订单愈发增多,对药材的需求也越发庞大。村里的药田愈发忙碌起来,可棘手难题接踵而至 —— 有些草药生长周期漫长,一时间难以满足供应。胡秋水立在药柜前,望着日渐稀少的存货,愁眉紧锁。
恰在此时,村里一位常年走南闯北的货郎归乡探亲,听闻此事,带来消息:“离咱村百里开外,有座山谷,听闻草药资源极为丰饶,只是山路险峻,鲜有人涉足。若能去那儿采些回来,应能解燃眉之急。” 胡秋水心动不已,当下决意组队前往。
出发那日,众人背着行囊,自药柜里挑出几包应急药材,踏上征途。山路果然崎岖难行,荆棘划破衣衫,石块磕绊脚步。行至半途,二蛋不慎崴了脚,疼得龇牙咧嘴。胡秋水赶忙从药包中取出几株活血止痛的草药,置于口中嚼碎,而后敷在二蛋脚踝处,又拿布条细细包扎固定。
好不容易抵达山谷,眼前景象令众人惊叹。谷中繁花似锦,各类草药肆意生长,党参粗壮、黄芩繁茂。小樱桃雀跃欢呼:“这下好了,有这般多草药,咱药房不愁没货啦!” 众人随即分工,小心翼翼地采摘起来。采摘之时,胡斐瞅见一株从未见过的草药,叶片奇异,茎上还挂着紫红小果。他不敢擅动,唤来胡秋水:“秋水,你瞧这是啥?我翻遍记忆,也认不出。” 胡秋水蹲下身子,细细察视,亦觉陌生,便掏出纸笔,将草药模样仔细绘下:“先采回去,村里老学究、县城老郎中,说不定有人识得。”
满载而归后,胡秋水第一时间带着那株神秘草药四处请教。还真被县城老郎中认出,原来是一味极为珍稀的草药,有独特疗愈功效。老郎中感慨:“你们运气不错,这草药市面上罕见,若悉心炮制,价值不菲。” 胡秋水喜出望外,将草药妥善存放在药柜最隐秘的特制小木盒里,视作药房新的希望。
有了新草药补充,药房生意愈发红火。但名声渐起,也引来了麻烦。邻村有个无赖,听闻村里靠药材赚了钱,便心生嫉妒,趁着夜色潜入药房,欲偷些药材去卖。他刚摸到药柜,触动了二蛋先前设下的简易机关,铃铛大作。
全村人瞬间惊醒,手持棍棒火把赶来。无赖吓得瘫倒在地,被众人逮个正着。村长厉声斥责:“咱村的药材,是用来救命济世的,容不得你这等小人觊觎!” 经此一事,村里加强了药房安保,还在药柜周边暗藏了几处更精巧的机关,以防再有歹人。
秋去冬来,一场大雪纷纷扬扬飘落,将村子裹成银白世界。天冷了,药柜里的药材养护又有新讲究。胡秋水召集众人:“天寒地冻,有些草药不耐冻,得给它们加层‘暖衣’。” 于是,大伙用干燥的稻草、旧棉布,把药柜裹了起来,又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