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胡斐从老药工那儿学成归来,济世药堂气象愈发不同往昔。药堂里,抓药区、问诊区、炮制区各司其职,每日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病患的 ailments 也是五花八门。
这日清晨,天才蒙蒙亮,药堂大门刚开,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就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嗓门极大:“大夫,快救救俺!” 此人袒露着上身,肌肉贲张,可脸上却透着痛苦之色。胡秋水闻声,疾步上前:“兄台,莫急,先坐下说,是哪里不舒坦?”
汉子一屁股坐下,指了指自己的后腰:“俺昨儿个扛重物,不小心闪了腰,起初还只是微微作痛,哪晓得夜里疼得俺觉都睡不着,这可咋整?” 问诊区的老郎中不慌不忙,起身绕到汉子身后,轻轻按了按他的腰部,汉子当即疼得龇牙咧嘴:“哎哟哟,疼死俺了!”
老郎中捻须笑道:“莫怕,只是腰部筋脉扭伤,气血阻滞了。” 说罢,提笔写下一方:“用些杜仲、牛膝、续断、乳香、没药,给你开剂独活寄生汤加减,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胡秋水接过方子,冲着里间喊道:“胡斐,拿药,杜仲三钱、牛膝三钱……”
胡斐应了一声,麻溜地穿梭在药柜间,不多时便将药材备好,还顺带多抓了一把艾叶:“秋水哥,这艾叶拿给这位大哥,回去煮水热敷腰部,能助药力渗透,好得更快些。” 汉子瞪大了眼睛:“真有恁神奇?俺记下了,多谢小哥!” 胡秋水仔细包好药,叮嘱道:“煎药时先用武火煮开,再文火慢熬,热敷的水别太烫咯,莫伤了皮。”
晌午时分,日头正烈,晒得地面发烫。一位身着素色罗裙的年轻女子,手挽着丫鬟,莲步轻移走进药堂,面上满是羞怯与忧色。女子轻启朱唇:“大夫,小女子…… 小女子近些日子,夜间总是难以入眠,还时常心悸,劳烦您给瞧瞧。”
老郎中微微点头,示意女子伸出手腕,闭眼凝神把脉。片刻后说道:“姑娘这是心血不足,神思不安呐。” 遂开了归脾汤的方子,有党参、白术、黄芪、酸枣仁等药材。小樱桃在一旁,看着女子楚楚可怜的模样,轻声安慰:“姐姐莫忧,这方子调理心神最是有效,喝上几剂,定能睡安稳咯。”
胡斐抓药时,还特意挑了几枚品相上乘的酸枣仁:“姐姐,这酸枣仁可是关键,能养肝宁心,助眠安神。您回去啊,睡前泡泡脚,再喝药,保准舒坦。” 女子盈盈下拜:“多谢诸位好意,小女子感激不尽。” 待女子离去,二蛋挠挠头:“这富家千金,看着娇弱得很,希望药到病除。”
午时刚过,药堂里来了位游方道士。这道士一身破旧道袍,却难掩身上的洒脱气质,手持拂尘,背着个药篓。道士一进门便拱手笑道:“贫道听闻此间药堂药材地道,特来会会各位方家。” 胡秋水赶忙还礼:“道长客气,不知道长有何见教?”
道士从药篓里拿出一株奇异草药:“诸位可认得此物?” 众人围上去,只见那草药叶似锯齿,茎上有紫斑,均摇头表示不知。道士哈哈一笑:“此乃紫背天葵,生于山阴湿处,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之效,极为难得。” 胡秋水眼睛一亮:“道长,可否割爱,让我等研习研习?” 道士爽利答应,还分享起采摘时的趣事:“那日我在山谷,寻了半日,才在一处崖壁下寻得,差点摔了一跤,也算是与它有缘。”
胡斐如获至宝,拉着道士请教炮制之法。道士说道:“这紫背天葵,洗净晾干后,用酒润之,再小火微炒,能增其药效,引药上行。” 胡斐一一记下,心中琢磨着日后如何将这新药材融入药方。道士走时,胡秋水送上几包自家炮制的养生药丸,算是交换情谊。
随着天色渐晚,药堂里来了位拄着拐杖的老叟,身后跟着个怯生生的小童。老叟咳嗽连连,气息微弱:“大夫,咳咳…… 我这老毛病又犯了,喘得厉害,胸也闷。” 老郎中赶忙扶老叟坐下,一番诊断后,神色凝重:“老伯,您这是肺痨之症,需长期调养。” 开了月华丸的方子,又嘱咐胡秋水多抓几味润肺补气的药材备用。
胡秋水一边抓药,一边对老叟孙子说:“孩子,你爷爷这病,得好生照料,每日按时煎药,饭菜也做些清淡易消化的。药堂这儿若还有需要,尽管来。” 小童懂事地点点头:“谢谢哥哥,我会照顾好爷爷的。” 送走祖孙俩,众人心里都有些沉重,小川子叹道:“肺痨难治,只盼这药能减轻老伯痛苦。”
几日后,那位闪腰的汉子提着一篮子鸡蛋,喜气洋洋地走进药堂:“各位恩人呐,多亏了你们的药,俺这腰已经好利索了,能下田干活咯!” 众人皆喜,胡秋水笑道:“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