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手。
任一鸣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没想到,真的成功了。”
周围的百姓们都惊呆了,看着轻松耕地的新型犁,不禁发出阵阵惊叹。
“这……这也太厉害了!”
“是啊,以后种地可就轻松多了。”
新型犁的成功,让胡秋水和任一鸣在岭南声名鹊起。越来越多的百姓前来请教,希望能拥有这样一台高效的农具。两人也不辞辛劳,手把手地教百姓们使用和维护。
“乡亲们,使用的时候要注意,牛的速度不要太快,不然犁铧容易损坏。”胡秋水耐心地讲解着。
任一鸣也在一旁补充:“还有,定期要给齿轮上油,这样才能保证运转顺畅。”
然而,他们的成功并非一帆风顺。当地的一些保守势力开始对他们表示不满,认为他们的创新破坏了传统的秩序。
“这两个外来人,搞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成何体统!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难道还不如他们瞎捣鼓的玩意儿?”一位乡绅在议事厅里,气愤地说道。
“就是,他们这是扰乱民心,得想个办法制止他们。”另一个人附和道。
很快,各种阻碍接踵而至。铁匠铺和木匠铺在压力下,不敢再为他们制作零件;百姓们也开始受到一些流言蜚语的影响,对新型农具产生了动摇。
“任大哥,这些人怎么这样?我们明明是为了大家好。”胡秋水有些沮丧地说。
任一鸣拍了拍他的肩膀:“别灰心,改革总会遇到阻力。我们要让大家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用事实说话。”
于是,他们决定举办一场公开的农耕比赛,让新型犁和传统农具一决高下。消息传开后,百姓们纷纷前来观看,就连那些反对他们的人也来了。
比赛当天,气氛紧张而热烈。一边是传统的犁,由经验丰富的老农操作;另一边是新型犁,由胡秋水和任一鸣亲自上阵。随着一声令下,比赛开始。
新型犁凭借着省力、高效的优势,迅速拉开了差距。不一会儿,就完成了大片土地的耕种,而传统犁还在缓慢地前进。
“看到了吧,这就是创新的力量!”胡秋水大声地对周围的百姓说,“我们不是要抛弃传统,而是要让传统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