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仙门山中发现了宝药,包治百病!
彭氏已经发话,今日就要组织人手,进山采药。
苏元明想抢先把宝药采走,但陈仲在课堂上告诫过学生们,仙门山中有感应境界的大妖,学生们在具备“周天炼形”的修为之前,无论如何都不能进仙门山。
苏元明一边担心彭氏采走了宝药,一边又担心陈仲不许。
正犹豫之时,忽然有“骨碌碌”的声音从东边传来。
原来是一辆铜徽装饰的牛拉双轮车。
看徽记,乃是仙门郡彭氏。
陈仲袖袍一抖,一份长方形贴书来至手中。
上写着——仙门彭氏都尉良,敬谒。
下角还有年月日——汉后六十年甲申月甲子日。
这是“谒贴”。
代表某人前来拜访。
若是下帖的日期尚未到来,便是拜访人提前预定那一天要来,主人接受了谒贴,就表示许可了拜访请求。
若是下帖日期正是投递的那一天,则多半只是“礼节已到”的意思,人并不会真的来拜访。
陈仲手中的谒贴是昨天接到的,今天正是甲子日。
“彭氏都尉良”,指的则是当今仙门郡士族中的彭氏族长,任职仙门都尉的彭良。
此人一定意义上,可以算是陈仲早年故人的儿子。
只不过当年,陈、彭两家都是黔首平民。
如今彭氏一跃而入士族行列。
彭良这份拜帖的用意,实是不问可知。
陈仲倒也想听听,彭良代表那三姓士族,有什么话要说。
而此刻,牛车尚未来至近前,陈仲便已辨明了气息。
车上只有车夫与随车的家奴两人。
彭良送来谒贴,到了时日却不出现。
只派车来,摆明是要让陈仲自己上门,到彭家去见彭良。
真是好大的架子!
陈仲有心闭门不见。
但转念想到苏元明吞吞吐吐,多半也是因为这些士族的算计。
与其在这里打哑谜,不如就去看看,他们到底准备做什么!
“元明,为师且去会会那仙门都尉,你在此处等候,一切事务须待为师回来计较。”
说话间,牛车已至。
苏元明有些担心陈仲的安全。
但他虽然看起来长得高大,终究还只是少年,心性未稳。
陈仲令他留下等候,无论有什么事,都等自己回来再说。
这边陈仲上车。
却说那些士族聚居在仙门郡城的东南一角。
白墙黛瓦,杨柳成荫。
门前的道路每日都有僮仆黄土铺垫,扫洒维护。
一间间瓦舍,整齐排列。
有门楼,有明堂。
与城西北朝庙的炭黑、颓垣,以及城西南百姓黔首聚集处的窝棚、荒草,简直是两个世界。
彭氏府宅,穿过前院、中庭,从旁侧有曲道通入花园当中。
一株株高大的杨柳槐桃,围绕着挖出曲水秀池的湖塘。
长长木桥铺至小湖正中心,一座八角凉亭内,布置了六张几案座席。
案镶金,席织锦。
菜肴、果蔬,虽不多,却都很精致。
这是自后汉以来,天下推崇名士所形成的风尚。
士族交游宴席,必须贵而奢靡,否则何以托扶人的非凡?
此刻,已有四人跪坐在席。
主位,彭氏族长,担任着仙门郡都尉之职的彭良。
在其右手第一,则是仙门太守孔蘩露,其人身量瘦削,却穿着宽袍大袖,獐头鼠目,却戴着高冠,留着短须,貌相滑稽,难以令人敬畏。
孔蘩露以下,则是郡丞左固、长史巴辕,他们分别是仙门士族中左、巴两家的族长。
此四人聚在一起,可以说是足以决定仙门郡的所有事务了。
只是除去他们,还有两席尚空。
其中左侧仅有一席,形制与其它大不相同,几案上陈列着鸡、鸭、鱼各一,另有两盘时令水果,一尊香炉。
这分明是用于祭祀的,只是此刻并未点燃香烛。
而除去这一席,剩下那一席,却是被置于了南侧,这里于宴席中本该留给歌舞伎乐,还有传菜服侍的奴仆进出。
将客人座席安置于此,显然不是请人赴宴的,而就是为了羞辱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