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武侠修真 > 乾心论道 > 第一百三十四章 陈子正炼宝仙门郡(4)

第一百三十四章 陈子正炼宝仙门郡(4) (第1/2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生活的橄榄枝 乾心论道 追风楼 综武:大离逍遥王,群魔震惊 退休魔药教授转职养花 盗中盗,计中计 综影视:一线生机 无名之剑客 骤变风云情 废材修仙 十年风雨刃含霜 守襄樊 吴长彦:武学海洋中的孤舟 莲花楼之我有房车系统 超级医武系统 惊城剑雪 江湖有酒名为愁 逆麟行 玄屠 星辰重启

定静中,玉箓、白绸、镔铁棍、长刀,俱为“炁”息抟炼之相。

《玉清三十六箓》仅剩的三枚玉符,功用实质上皆是望气。

而陈仲如今一身本领,可以说也都是由望气得来。

为徒儿炼制宝物,自是要从望气入手。

檀德台上,陈仲曾以手望气,察知乐玄筇杖内镇压五头蛟王的气息。

当时,陈仲便有一点感悟闪过。

诸气既然与形体有着对应关系,那么炼器自然应当能够从气息之抟炼入手。

三枚玉符中,以目望气之符,陈仲最为精通,但在参悟了另外两枚玉箓后,便又有了更多、更新的感悟。

“炁”的变化是无有尽头的,哪怕陈仲如今成就感应,能够清晰望到气息抟炼的过程了,仍旧不可能将某一物体的“炁”的变化尽数掌握。

因为单单三枚玉箓本身的气息,都是在时刻变化的。

而它们不变的,只是诸“炁”抟炼之后所形成的气息之相。

气息之相是稳定的,然而抟炼的过程,以及参与抟炼的“炁”,都是在时刻变化着的,每时每刻,都与前一时刻并不相同。

从不断的变化,到外相稳定不变。

这其中蕴含着的道理,令陈仲百思不得其解。

也是能否从诸气抟炼入手,完成炼器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或许,如果能将诸“炁”的变化尽数掌握,就能总结出外相不变的原因?

这里面,很可能蕴含着大道至理。

但这念头一起,陈仲便记起了《剑术》在元真这一境界给出的,仅有十个字的总纲般提醒——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区区感应修士的有限寿命,尝试尽数掌握无尽的诸气变化。

这念头一旦落定,便是内魔之始。

绝不能这样做。

至于说不去尝试掌握诸气变化,也会错失其中蕴含的大道至理的问题。

这其实陈仲早在淯水之畔就讲得清楚。

世间物事万物皆在名中,名在道中,既在道中,大道至理何处无有?

如果放弃一种必定不可能成功的方法,就错失了大道至理。

那么这不是选择放弃的问题,而是人本身的问题。

至此,陈仲心神便定,不可见的性灵之光也愈发清澈。

他这次是要为徒儿炼一件宝物,不是自家闭关修行。

参悟玉符,掌握诸气抟炼的变化与稳定之理,只是为了炼成一件。

与此有关的,要留意,与此无关的,要放弃。

进一步思考,炼制宝物的本身,也必须有取舍。

不可贪多求全。

首先,要能够护住苏元明,这徒儿修为境界有限,放他去追逐很可能层次处于感应以上的敌人,若无护身宝物,无异于送肉入虎口。

这护身之能嘛,恰好苏元明自行领悟了观辨诸气之法,更是从陈仲往日的教导中,自行总结出摒弃外来之气的方法。

此法足以称为法术的雏形,只不过苏元明自身修为境界有限,这本事最多也就处于障眼法的层次。

另外,苏元明因其自身禀性原因,静功颇有些碍难,斗法之中更别提,想要随时随地都能维持定静不失,最少也要修行至坐忘。

连定静都不能维持,想要施展障眼法,也不是容易的,除非是妖物的天生神通,即便境界不足也能勉强使来。

所以,这件宝物在护身方面,要因势利导,能够帮助苏元明顺利入定为佳。

护身之外,就需要能够具备足以威胁到感应以上大修士的杀伐之能。

这件事情也可以与苏元明本身结合起来。

他天赋异禀,力大无穷,镔铁棍本就是为了发挥这一优势而选择的。

但随着苏元明修为增长,身体发育,力气也自越来越大,镔铁棍的重量便又显不足了。

此事倒是容易解决。

真正限制苏元明力量天赋发挥的,还是对手的法术之流。

故而新炼的宝物,要有破除法力之能。

这方面,陈仲其实见过不少,檀德台上雁冲军的暗红色“煞力”,属于以污秽破法。

此外还有以精纯、势大破法的。

有以性质生克之理破法的。

有以变化万端,寻隙而入破法的。

更有陈仲这般,直指气息的。

苏元明虽是陈仲弟子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半日宗师开局我靠金古黄马混高武 贫道法号唐三葬 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