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平舆许氏和蓬莱道洲的带方许氏,则都只是由召陵许氏分宗出来的小宗,在大宗面前,他们完全没有资格造次。
陈仲与许慎友善……
这边许靖老老实实回答了问题。
陈仲微微点头,怪不得许苌那么有信心,只需要把许靖送出蓬莱,那些觊觎带方的门阀就必定会另寻机会。
原来带方许氏与召陵许氏同宗。
这若是名不正言不顺,带方许氏出事,说不得就把昭陵之人给惹出来了!
而许苌要把许靖送走,想必也是不希望召陵那边来人,不来人,他是小宗之长,来人,他岂不是处境尴尬?
陈仲连连摇头,这些世家门阀子弟,整日里琢磨这些事情,还凭什么修为、境界精进?
罢了!
许靖此子既然愿意接受许苌安排,陈仲也懒得多事,离这些门阀远一些,才能得有清静。
打定主意,把许靖送到平舆许氏,陈仲就自去止休宗。
恰好,平舆郡与竹山山脉仅隔沅水相望。
止休宗山门,便在竹山当中。
却说陈仲、许靖走后。
苏元明很是好奇送别之时,孔衍与陈仲在那里“兮”过来,“兮”过去,都说了些什么。
好奇就问。
这一问,却被孔衍发觉了苏元明不止静功困难,读书也还浅得很,当下便抓着他又添两门功课——《庄子》、《离骚》。
“子正将你托付于我,老夫便不能任你荒废下去,一日一篇,每日检查,若是懈怠!”
孔衍亮出了戒尺。
苏元明固然皮糙肉厚,自小便摔打出来的身子骨。
然而大修士出手,想要他疼,他还真别想跑喽!
“啊?”苏元明那个后悔,好奇心那么大干什么,“兮”不“兮”的,就算不明白,也不耽误他帮着师父和先生降妖除恶啊:“先生,我、我还要给师父把道观盖起来呀!”
“道观之事,我来计较便罢,你只每日功课仔细用心,否则休怪这戒尺不容情面!”
孔衍不容苏元明再讨饶。
陈仲临走前,曾将此次设计王素之事的危险尽皆告诉了苏元明,要苏元明自己选择是否参与。
苏元明答应得一点犹豫都没有。
这样仁、勇俱备的好苗子,孔衍说什么也不可能任他荒废。
此外,便是陈仲的道观。
孔衍不打算在陈仲选定的原址建造了,而是直接迁移到仙门山中那废弃村庄处,就近镇守临蚕郡王世系坟茔,倒要看看桓志敢不敢明目张胆,盗取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