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妄自贪图道法,今已知罪,求监督念在我等诚心悔过,宽恕我等。”
虚无、空寂中。
五位蛟王最开始还妄想用“道争一线”之辞来推卸罪责。
陈仲只将杀机显露,告诉他们,既然道争一线,那么以陈仲当下之能为,完全可以舍弃一切,只一宫一宫杀将过去,有生之年,杀尽蛟、鲵二族中能够传承文教之辈,也非不可能。
那么做,完全符合他们为了族群成道之机缘,而不分善恶,只凭力量说话的“道理”。
乐玄筇杖或许确实有什么陈仲不知道的秘密,关系到蓬莱道洲的存亡。
但蓬莱道洲对于整个人族而言又算什么?
当今天下,陆地尽归人族所有,陆上的妖类都不成气候。
陈仲完全可以对蓬莱道洲的存亡置之不理。
若是他们真的敢毁掉蓬莱。
陈仲的报复,蛟、鲵两族未必承担得起。
蛟、鲵崇尚争斗,他们内部一直都矛盾重重,陈仲隐秘行事,屠戮之下,说不定他们连团结起来抵御攻袭的机会都没有。
如此,就更别说什么向陈仲求得道法,为后辈族人开辟道路的事情了。
他们五个今日的认罪与否,直接就关系到族众存亡。
与陈仲达成共识,都站到老、孔二位先师所总结、传承的“和”、“善”、“同”的文教道理之下,那么一切好说。
达不成共识,继续坚持鳞虫一族“道争一线”的文教道理,那就鱼死网破,看看谁输不起。
那个时候,陈仲所要付出的代价,不过是他自己道念破碎,前行无路,若换来人族再无海下威胁,倒也值得!
率兕姬当先服软认罪。
而后便催促起了其余四蛟王。
“认就认!”红袍的率封格倒是被陈仲说服了:“当年我们就输了,输了就有罪,监督说的倒也没错!”
剩下三蛟王见此,更无话可说,纷纷低头认罪,如果是寻常人,即便自己果然输了,也多半要狡辩再三,不肯服气,但这五位蛟王也都是修行多年,境界固然不高,也非寻常可比。
而就在此时,虚无、空寂之中,似乎念头、心神都还存在着某种莫名的牵连。
在五蛟王心悦诚服认罪,陈仲所持道理确实折服了他们的这一瞬间。
陈仲与五蛟王便都有了冥冥中的感应。
那便是五蛟王成为了陈仲的从属。
陈仲自身诸气,无中生有一般,又多出了一缕,且有此一缕后,抟炼而成的气息之象也随之变化。
宛船下层舱室中,陈仲周围众人,都莫名感到一种威严感,自陈仲身上扩散开来。
性灵之力大涨!
这是陈仲自己最直接的感受。
性灵与人之神魂、思绪、诸气、体魄,均有极大关联,但具体是如何互相转化,互相影响的,当今修士一直未能找到准确答案。
而修行中,性灵之力的壮大、坚韧,又极其重要,因为施展法术,掌控法力,都离不开它,甚至还可以利用性灵之力直接对目标加以攻伐。
各家法门,无论修行的方法、侧重有什么不同,都会带来修士性灵之力的增长,逐渐使修士性灵脱离凡俗。
性灵之力大涨,无疑是一件好事。
须知这是陈仲自身修为境界没有太大变化的增长,也就是额外的增长,其他修士哪怕与陈仲修行法门一样,也都取得了一样的成就,在此时却还是会比陈仲的性灵之力弱小一些。
但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并不能让陈仲欣喜。
他必须琢磨明白,这一不在《剑术》之中的变化,到底是何道理。
只是当下五蛟王求取道法的事情尚未解决。
“如此,尔等既已认罪,便说一说,某须尔等应允之事罢!”
五蛟王听得陈仲言语,俱都喜上眉梢,拜服听命。
陈仲道:“尔等出自蛟族,今后须得寻到时机,使鳞虫一族与我人族盟誓:其一,两族征伐,止于凡俗,修行之辈不得无故介入;其二,恩怨止于善恶,恃强而为者,两族修士共诛之;其三,两族族众,修行何种道法,皆由自择,无罪加害者,共诛之。”
约法三章。
这是当年季汉诸葛亮制成《天人星阶图》,将六海、十三道尽皆囊括,为天下再度归复上古,所定制的约法。
陈仲当时与其谈论天下道法,以及古今治政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