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感悟,从无到有,再次完成了修行以来的每一次第。
这既是一种展示,也是一种总结,将错过的、多余的、滞碍的尽皆抛去。
当内景中,陈仲的“身体”再一次完整出现,毛孔、毛发,已是丝毫不差。
内景见身,到此已至巅峰。
若以儒家传承来类比,大约就是“正言”巅峰,在此阶段,儒家“我”即“浩然”,“浩然”即“我”。
从境界上来说,与道家寻得“真我”,两者相差无几。
只是要从修行难度上来讲,毫无疑问是道家更难。
原因便是儒家是可以对“我”加以改造的,而道家实质上从入道之初,便已经确定了一个修士所能达到的高度,并不是每个人的“真我”,都能支撑其寻找到“真我”的。
也因此,儒家大行于世,而道家渐趋隐世。
至于接下来的修行,儒家将要开始冲击“防制”之境,而道家,或者说陈仲所得传承中,就他自身目下的参悟,元真之境还远远没有抵达尽头!
特别是陈仲已经明确知晓了神念的存在。
可他眼下于内景所见身躯,却无一丝对应神念的变化。
神念既是每个修士,或者说每个人,每个生灵都自然拥有的,哪怕自然状态下的神念再微弱,也不可在“我”中没有体现。
所以,陈仲眼下寻到的只是现阶段的“真我”,他还需要继续寻找下去,直至完善。
当然,这并不是眼下立刻能做到的,也不是要去做的。
经过这样一番巩固,陈仲修为境界不但已然彻底稳定,他先前因为耗用神念而感到的虚弱,也真正地完全消失。
该真正地尝试铺展神域,引导小幽冥回返蓬莱了!
当然,在此之前,还有一件小事需要先行处置。
随着陈仲动念,内景中,数缕外气倏忽间化为了一柄筇杖。
:()乾心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