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息的变化。
陈仲的气息,仍是一团浑沌模样,与过往似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此时此刻,周围万物之气息,却是在不由自主,向着陈仲气息的模样转变,哪怕它们实质上并不可能转变成功。
而这种不由自主,于土石、空茫大气等既无情志,也无生命的事物上,最为显着,其次是草木,再次是兽类与微虫,变化最不明显的则是生人。
正是因为架碓寨中众人,发自内心不愿成为陈仲那般存在,故而他们才会感受到巨大威压,那不是陈仲的气息在压迫他们,而是此处万事万物在自发压迫这些不肯改变的异类!
当然,如姚元起这样内心仰慕陈仲之人,他的气息于他自己不知不觉中的变化程度,丝毫不亚于土石之类,如此也就不会感到什么压迫。
这是陈仲在平舆郡见识过了许氏许综,调动关内侯法力,以气息压人的手段,以及后来观澜峰上,卢毓演法中,以自身学问、操守定立法则教化众生,再以众生遵从之合力,倒推修行境界得以蜕变的探索,最终结合自身修为境界的增长,而琢磨出的一点小手段。
当然,这也就是点小手段了。
以自身意志也好,气息也罢,强行扭转外物与自身保持一致,可谓完全违背了道家真意。
就连讲求“仁恕”的儒家,也不会行此法。
故而此间万物气息虽然不由自主便有改变,但这改变却不会真的发生。
陈仲,也只是借此限制此间为数众多之人,不会趁隙为乱而已。
就在廖希同越来越似溺水一般,难以喘息之时。
忽听陈仲问道:“救世道于宛郡是否为害百姓?”
:()乾心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