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越虎城。
李世民这一日问军师徐茂公道:
“朕想薛仁贵与张士贵各去破关,有八十余天,为甚还不来缴旨?一定这两座关上强兵勇将众多,所以难破。”
徐茂公笑道:
“这个自然,只在这两天内,就有一处缴旨了。”
君臣正在言谈,外边军士报进来说:
“启上万岁爷,城外来了八员将官,都有坐骑,手内还有枪刀器械,口称与薛仁贵生死弟兄,要见万岁的。”
李世民听言,说声:
“徐先生,可放得进来?不妨事么?”
徐茂公说:
“陛下,不妨。这八人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厉害异常,乃应梦贤臣的结义好友,东辽大小功劳,他们也有一半在内的。陛下降旨宣他们上殿,就可加封八人爵禄了。”
李世民大喜,一道旨意降出。
不多一会,八人下雕鞍,放下兵器,上银銮殿来,俯伏银阶,说:
“万岁龙驾在上,小臣们姜兴本、姜兴霸、李庆先、李庆红、王心鹤、王心溪、薛先图、周青朝见我皇,愿陛下万岁万万岁!”
天子李世民龙颜大悦:
“卿等平身。寡人也闻得八位爱卿有功于社稷,朕今加封为随驾总兵。”
八人欢喜,谢了恩,参见了元帅尉迟恭,与众爵主见礼。
这时外边军士又报进来说:
“启上万岁爷,薛仁贵现在外边,要见万岁。”
李世民听言大喜,降旨快宣。
军士往外宣进。
薛仁贵俯伏银阶说:
“陛下龙驾在上,小臣薛仁贵奉我王旨意,前去攻打白玉关,不上一二天,就取关头。速到中原,救了殿下千岁,才得今日到东辽来缴旨。”
李世民听了,心中不明白,说:
“小王兄几时往中原,救哪个殿下?你且细奏明白。”
薛仁贵道:
“陛下有所不知。张士贵父子领兵到摩天岭,无能可破,私开战船,反往中原,欲杀殿下,思想登基。臣受军师锦囊,叫我破了白玉关,得了东辽一骑赛风驹宝马。那宝马在大海上行走,如履平地,臣即骑宝驹星夜飞赴到中原,同驸马殷千岁追到大国长安,已经把张士贵父子拿下天牢,等我皇班师,然后按其国法。又晓夜兼行,复到东辽来,保万岁平定东辽。”
李世民说:
“有这等事?小王兄真乃异人了。在东辽救了寡人,又在长安救了皇儿,复又往东辽来救寡人,正所谓百日两头双救驾,其功浩大。朕意欲加封,奈何急切间少有掌兵空职去补,如何是好?”
尉迟恭上前启奏道:
“陛下在上,臣年迈无能,不堪执掌兵权,愿把帅印托小将军掌管。”
李世民说:
“若得尉迟王兄肯交帅印与小王兄,朕即加封为天下九省四郡都招讨平辽大元帅之职。”
尉迟恭道:
“某这颗帅印,秦府中所得,不知吃了多少亏,就是儿子也不放心付自己执掌,今看小将军一则武艺精通,本事高强,二来一定前生有缘,我心情愿交付与你,安然在小将军标下听用。”
薛仁贵推辞道:
“这可不敢。老元帅乃开国勋臣,又执掌兵权,深明大义。小臣不过是一介寒儒,略通些韬略,自当在老元帅麾下执鞭垂镫,学些智谋,承蒙如此洪恩,怎敢奢望执掌兵权?”
李世民说道:
“朕今作主,小王兄不必再奏,就在此当殿披红,掌挂帅印。钦赐御酒三杯。”
薛仁贵不敢再推辞,口称:“愿我皇万岁万万岁!”
薛仁贵如今当了元帅,心中欢悦不过。
有底下这些武职官,一个个上前参见一番。
周青、李庆先、王心鹤等八人,走了进来,叫声道:
“元帅哥哥,小将兄弟们参见。”
薛仁贵说道:
“阿呀,兄弟们不消了。你们因何得知为兄在此,从哪里寻来的?”
众弟兄说:
“哥哥,我们那日打猎回到藏军洞,不见了哥哥,害得我们满山寻遍,忽遇那老婆婆到来,说起哥哥保驾干功立业去了。兄弟们要见哥哥,便相随婆子来到这里。”
薛仁贵说道:
“嗄,原来如此。可笑张士贵父子,把我们埋没,冒夺功劳,不想今天我们还有出头日子,今张士贵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