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影谷战后,天风门宗主与首席长老整合了刑堂、刀王堂的最新情报,隐隐摸索到一条清晰脉络:化星堂余孽恐已汇向东荒,或许与魔宗更大势力牵连;刀王堂堂主失联,亦应落在其中。
层层蛛丝马迹皆指向“远东”,宗主不可等闲视之。
某日清晨,宗主在主峰内殿召见副堂主、刑堂长老与阵符堂长老,宣示一项重大决策。
宗主目光严肃:“我门近期两败化星堂据点,却未擒获主谋,且堂主音信不明。为遏止更深危机,宗门拟组一支‘东征先遣队’,探查化星堂、魔修在东荒之动向。若势力过盛,当再集大军。”
副堂主一听,心头微震,暗想:终于要往东荒寻堂主。
刑堂长老亦拱手:“善!当速出击,否则敌人可能巩固势力再祸天下。”
整装的先遣队自然少不了刀王堂主力。陆青雨、薛玄一此刻作为堂内新晋金丹与血碑强者,更是被宗主点名:“你二人与副堂主同往。实力足够,也有北域、诡影谷实战经验。”
“是!”陆青雨、薛玄一并肩行礼应下。
副堂主心中暗松:有刀矛二人随行,先遣队战力无虞。
宗主与首席长老商议:先遣队人数不宜多,重点在机动和隐秘,免打草惊蛇。
由刀王堂副堂主领队,带陆青雨、薛玄一等百余精锐,再加刑堂十数执事、灵丹堂少数医修、阵符堂破阵师,共约二百人;
一旦侦知魔宗大军或化星堂据点规模太大,便速回报宗门再调援军。
出征令下,刀王堂上下忙碌整备。副堂主、陆青雨、薛玄一为核心,以分队形式编组,装备好飞舟与符器。堂内弟子士气虽高,却也带几分对远东未知的担忧。
副堂主特别交代留堂长老:“防范叛徒余党暗袭。若新动静,我等将与宗门保持灵符联络。”
灵丹堂与阵符堂间也做紧密衔接:东荒路远,更有毒瘴、阴风之险,需准备充足。
临行前夜,陆青雨于静室再度运功调伤,金丹之力内敛,已恢复八九成:“此行或更险,但亦是突破之机。若能在生死对抗中一举巩固中期,不愧我刀道。”
薛玄一在天澜峰院落小修血碑,默念“锁解心法”,感到经脉基本平复,可重现战力高峰:“待到了东荒,若再遭魔修围击,我定全力应对,更精炼解碑术。”
三日后,东征先遣队于清晨时分在山门外集结。天风门弟子聚集欢送,气氛热烈又严峻,显然对这次东征既寄厚望又隐隐忧心。
副堂主、刑堂长老站在最前,刀王堂旗帜随风颤动;
陆青雨、薛玄一分列左右,眼神坚毅。
宗主与首席长老亲临送行,言简意赅:“东荒凶险,化星堂与魔宗或已联手。诸位务必小心侦查,先以收集情报为重,若能救回堂主更是幸事。请勿轻易冒进,如敌势过盛,速报我宗。”
副堂主拱手:“谨尊法旨。”
刑堂长老亦应:“必不辱命!”
大军扬尘出发,近两百修士分乘数艘飞舟破空而去。刀王堂弟子高呼“斩魔除叛,誓扬宗威!”士气冲天;刑堂执事默然护卫,阵符堂破阵师也整装就位。
天风门山门越行越远,众人心绪复杂:此行或涉堂主安危,也关正魔大局。
陆青雨与薛玄一并肩立于主舟甲板,眺望远方云霭茫茫。二人互望一眼,无需多言,却感到同心共奋:
“刀矛之誓,已伴我们多场血战;今再行东荒,无论化星堂或魔宗,都终将阻不住。”陆青雨心中炽热;
薛玄一心道:“若能查出堂主线索,也了却副堂主一桩心结。”
离开天风门数日后,先遣队踏上陌生的东荒之路。传闻东荒地形复杂,气候恶劣,遍布险岭毒瘴;昔日也曾现过魔宗据点,故潜藏危险。
刑堂长老在路上加强队伍纪律,每日警戒四周空域,防范黑袍偷袭。
阵符堂破阵师也准备好一路记录地形,布设临时阵标。
前方数次小规模接触:飞舟遭遇名黑袍探子暗中窥探,却被刀王堂轻易击退;可对方皆迅速遁走,毫无逗留,令先遣队难以擒下审问。
陆青雨怒叹:“看来敌方对我们行踪了如指掌,故意不与交战,或在引我们深入。”
副堂主谨慎:“继续前行,但保持阵型防御。”
越往东进,山岭愈加荒凉,地面常见灰尘与沙石,隐有瘴气漂浮,滋生诡异魔能。许多普通散修都不会踏足此地。
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