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域大军在冰洋极北折返已经三日,刀王堂与刑堂的队伍经艰苦行军,终于逐步接近北域关口。一路上,不断有弟子痛感此番深入收获有限:屡次围点歼敌,却只找到化星堂的外围据点;屡屡与魔修交手,却难见苏临或血冥深殿的真正核心——宛如万里风雪中追逐鬼影,始终抓不到“真身”。
然而,对堂主与大多数同门而言,收兵回关并不代表失败:至少,这几个月里北域再没有成型的魔修大本营。敌人若强行进驻,也将付出惨重代价,甚至再难立足。若苏临不在北域,或许便在东荒或别处关键地域。堂主计划返宗后再评估形势,再作全力一击。
折返之路仍旧漫长。自极寒绝境回程,天风门的大军要经过大片冰原与零碎雪峰。几处本该相对平坦的通道,却被近期风暴所封,积雪深达数尺,飞舟也常受风向干扰无法稳行。弟子们只能一步步在风雪里跋涉,依赖金丹、筑基灵力抵御严寒与狂风。
此日清晨,北域风暴再度肆虐,天色昏沉难分昼夜,雪粒像利刃拍打在甲胄与脸上。“再忍上两三日,就能到关口。”副堂主这样鼓励队伍。刑堂长老也不断调动护阵与保暖符,让阵中弟子可减轻些风寒。
陆青雨骑着踏雪灵兽随行,听巡逻队汇报一路无大规模敌踪,心想:“看来敌方知道我们要回返,也没敢再做大动作。夜袭虽时有出现,但伤亡可控。或许他们已完全隐于冰海某个角落,又或者早已撤往别处。”
傍晚时分,前锋侦查队却突然来报:在离大军十余里外的一道冰裂谷口,见到女魔修影迹,且听到怪异吟唱声,山谷间残留不少血迹。可当侦察小队想近身探查,却又感到刺骨冰煞扑面,被迫退回。
消息一出,堂主当即振声召集副堂主与陆青雨:“此女魔修多次于北域出现,屡施毒辣暗袭,若真在那冰裂谷,不宜轻纵。咱们可趁此机会再做一搏,看能否取得关键进展。”
副堂主提议:“堂主,我等可派百人分兵围谷,以防她再度遁逃。您若要亲自下去,务必谨慎,谨防陷阱。”陆青雨也严肃点头:“之前类似场景常是诱饵,但也许敌人确有后招。弟子愿随堂主同行。”
堂主冷然回应:“正合我意,我正要看看,这群魔修还有多少小伎俩。”
那夜大军便停驻此处,堂主只率约莫四五十名精锐,包括陆青雨与刑堂一部分金丹,悄然向冰裂谷潜进。其余人马则于原地等候或远程布防。
冰裂谷乃一道狭长裂缝,由地壳变动形成,高耸冰壁耸立两边,中间道路仅容数人并行,显得极其险恶。更有半空飘摇雪块、暗生的冰柱,稍不留神便可能崩塌。
队伍在谷口停顿片刻,由堂主施展刀气震开表层冰霜,以确保不被陷坑埋伏。然后向里推进了约二十多丈,才见到地面上满布血迹,零散残肢与兵器碎片,空气中若有若无的血煞在翻腾。
刑堂金丹长老查勘后,面露震惊:“这是咱们先遣侦查队的遗物,还有一部分不明死者肢体,应该是敌魔修?难道此前已经在此激斗过?”陆青雨心里一沉:那女魔修果真狡诈,也许先除掉一些碍事之魔修或部署?此地似满地尸骨,却不见活人。
行不多远,队伍再度见到一道形似阵法的冰壁,上面刻满扭曲的符文,隐约散发“血冥”气息。堂主走近,以金刀轻轻触碰,冰壁轰然震动,内部竟有一股黑色能量呼啸而出,想要反噬。
堂主冷哼一声,挥刀破之,黑色能量瞬间被刀罡撕碎。可众人仍感到一股阴寒刺骨,那符文仿佛在嘶鸣,宛若怨魂在冰里挣扎。
陆青雨斩掉残余灵气,忍不住低语:“这种冰煞凝结的符文,比前些日子见到的地火阵更阴森,似乎又是对‘血冥深殿’某种分支。女魔修必曾在此施法。”
堂主神色微冷:“她与化星堂屡布阵,却迟迟不见规模成形。看来都只是外围试炼或诱饵。苏临让她监控此地?还是她另有任务?”他下令破阵符生效,将整面符文冰壁炸裂,令其再无效用。
刑堂执事在碎片堆里拾到几根尖锐冰刺,上面残留淡淡血污,猜测这是女魔修惯用的武器之一,可见她或许刚离开不久。又一条线索,不足以定夺。
继续深入,冰裂谷越发幽深,气温仿佛再降数度,一些筑基弟子开始身体发抖,只能依靠丹药与灵力维持。队伍借法宝灯笼照明,艰难跋涉在狭窄冰道中。突然,一声似哭似笑的怪音在谷底回响,吓得众人心中一紧。
“在哪?”堂主警惕环顾,堂内弟子纷纷戒备刀剑。怪音断断续续,宛若有人在嘲讽或引诱。陆青雨眼神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