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月无风无浪的表象。然而,天风门与盟友宗派越发感到压抑。自北域、东荒、青虬绝地等数场血战告一段落后,苏临不曾露面,化星堂余孽也仅在小范围出没,难成大患。这种与先前女魔修嚣张形成鲜明对比的“沉寂”,更让堂主、刀矛与高层心生隐忧:“何时那暗潮会真正爆发?”
此刻已近深秋,天风门群峰染上一层金褐,山腰雾气升腾,伴随略带凉意的风。外门弟子依旧按部就班巡守山谷;内门堂口也恢复日常授课和试炼。一切看似回到北域、毒海大战前的平静岁月。
堂主与两位元婴长老相继在主峰大殿、刀王殿、刑堂布置灵符阵法,调度人员,只待一旦有魔修大规模异动,随时集结破袭。
- 刀王堂弟子行止若常,宗门里偶有年轻一辈抱怨“再无大敌,刀拳难展”。可资深者皆知:正道阵势松缓不假,魔宗更可能蓄势待发。
- 刀矛亦在暗暗等候下一只“黑手”伸出。若再现苏临征兆,必雷霆截杀。
陆青雨私下对薛玄一说:“平静到如今,愈发明显苏临在图谋一举定鼎的阵法。若他集结足够‘天陨’力量,恐再无小打小闹,直接发动终极献祭。”薛玄一轻叹:“对。只盼我们能先查到端倪、扼住其喉。”
某日下午,刑堂长老再度向堂主与刀矛禀报:前些天抓捕的一名海港黑袍,在严刑折磨下吐露碎讯:“极西洋面有一神秘岛屿,疑似留有天陨残骸,苏临遣人暗往探寻。”不过话里不甚具体,且黑袍本人层级不高,无法确认更多。
堂主琢磨:“先前东荒海港也曾报告过黑袍登船之事。看来此说并非空穴来风。真可能是‘极西海’上一座荒岛隐藏陨星精华?”
- 刑堂倾向立刻派机动队出征海域搜索,但堂主慎重:“极西海范围何其广?若无准确坐标,大海捞针。何况对方已出发不知多久。”
- 刀矛也认为贸然出航风险极大:“除非再有更具体位置线索。”
最终,堂主只吩咐刑堂记录此讯,嘱东荒港口加强警惕:“若再见可疑黑袍在海域活动,务必围捕拿问。若真有星陨遗骸在海上,苏临或派更大队伍去获取。”
翌日,宗主与首席长老在主峰会晤堂主,提出一个思路:
> “既然许多线索都指向‘天陨’或‘星陨’,我们能否主动与天下熟悉天象、星落秘术的门派联络?如凌云宗、辰宿宫等,这些宗派对星象观测较强。兴许能补充情报。”
堂主闻言醒悟:“不错。我们天风门对星陨研究有限,何不广邀擅长观星之宗共同分析?若真锁定某处即将坠落天外陨石,便可提前埋伏,堵死苏临。”
陆青雨、薛玄一也赞同:“引外派长老来天风门交流星象观法,乃可行之策。” 于是宗主立即发信给凌云宗、辰宿宫等有星象传承的门派,承诺共同探讨、资源共享。
堂主再度在刀王殿设招待台,等若干日后,就见来自凌云宗的两名星宿长老乘飞鹤而至,热情拜访天风门。另有辰宿宫使者派了金丹弟子携观星卷轴前来,表示愿意分享部分天象记录。
天风门上下对此非常重视:在大殿摆宴招待,堂主亲临,刀矛与刑堂陪同。经过热切会谈,双方决定:
- 由凌云宗、辰宿宫等门派提供近年星象变动资料,与天风门阵符堂联合解析;
- 若发现确凿“天陨落点”征兆,立刻组建联合探索。
刀矛暗想:“这样就算苏临跑到极远海域或极西沙漠,若有天陨出现,我们也不会毫不知情。”
当日宴席上,凌云宗长老说起他们上次星象观测:“确有一颗‘暗星’轨道不稳,约莫数年后或坠落凡尘,难言具体何地。”堂主惊疑:“数年后?距今何时?”长老摇头:“星道难测,也许提前或推后无定,得继续观测。”
场面一时沉闷,堂主只能沉住气:“那便由天风门与贵派定期互通观测结果。”众人达成协议。
之后数周,天风门阵符堂专门开辟一处“星观房”,将凌云宗与辰宿宫给的星象图摆列其中,刀矛也参与研究。有资深阵符师根据图表推演:“若暗星提早坠落,可能点散布于数个大陆海域;魔宗若得此物,血冥阵威力成倍。”
- 刑堂长老、刀矛听闻后更感忧色:苏临行踪不明,万一他守候某个坠点等待收割?
- 堂主无奈:“只能随时更新观测。”
对此,盟友门派也表示支持,但无有力情报增补。目前北域与海港之零碎活动基本查无实据。苏临继续藏身一团迷雾,让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