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当年,虞朝第九君主奚仲李任和妻子未花到达了今天的湖北随州。
他们遇到了一个雅士,邀请他们一起在这里休息。
这个雅士年龄也很大了,却风度翩翩。
“好的,那我们就却之不恭了。”
于是两人都打算在这里休息一番。
羿奚仲李任也走上前感兴趣得问道。
“你隐居此地多久了,可有族人?从何而来?”
那个雅士也是请两人入座,接着说道:“请入座,一边喝功夫茶,一边听我给你们讲我们过去的历史吧。”
“好的,谢谢!”
于是虞朝第九君主羿奚仲李任和妻子未花也就开始入座。
“你们知道虞朝过去最早的都城南阳嘛?”
那个雅士给大家泡好茶水,一边乐呵呵得给大家倒茶,一边笑着问道。
羿奚仲李任也接过来茶水,喝了一口,感叹道:“不错呀。”
接着他又回应起来:“虞朝都城南阳,一开始是虞朝最早的都城,这个我当然知道。”
“是的,当年我的族人本来也是虞朝都城南阳时期的北方人。
后来虞朝都城南阳时期结束,迁都去往常熟时期,北方沦陷,之后我们这些遗留在北方的人开始逃难。”
那个雅士给大家娓娓道来。
未花也喝了口茶水,随后也是感兴趣得问道:“那么,你们从北方逃到了这里?”
“是的,一开始,我们本来是在山西等地生活,北方沦陷之后,我们从山西逃到了南方大洪山之中,后来发展到了附近。
因为我们本来生活在山西,可是虞朝当时的北方沦陷,之后我们这些人不得不向南边逃跑,随遇而安,所以说当时我们自称为随人,我们这些人聚集在一起,互相帮助,倒也生存了下来。”
“原来如此,倒也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可是现在虞朝已经强盛起来了,北方也全部恢复了,你们族人有打算回去山西嘛?”
羿奚仲李任也感兴趣得问道。
那个雅士却摇了摇头,说道:“既来之则安之,我们既然自称随人,也是随遇而安的。不过我们当然有回去看望过遗留的人。”
忽然,羿奚仲李任也想到了一个问题,他也感兴趣得问道:“那你们这些随人由何人统领?”
那个雅士也拱手说道:“实不相瞒,由在下统领,在下伊祁柱。”
“你姓伊祁?是过去的陶唐国王室嘛?”
“是的,所以略懂音律。”
羿奚仲李任也感慨得说道:“音乐一道,上可通神,可惜我不懂乐理,你且稍作等待,待我呼唤我兄长李姚前来,你们可以共同讨论一下音乐的大道!”
伊祁柱也感激得说道:“这可好。”
于是羿奚仲李任也开始了口述信件,由于他不通文墨,由妻子未花代为转达誊写。
“尊敬的兄长李姚,近来我和妻子未花游历到达了湖北随州,在这里遇到了随人的领袖伊祁柱,他精通音乐,有意于研究音乐大道。想到兄长李姚也善于音乐,所以请兄长李姚前来,共同探讨音乐大道。
尊敬您的弟弟李任于湖北随州留。”
信件送出后,羿奚仲李任便陪着伊祁柱在随州等候。几日后,远处传来马蹄声,只见一人骑马疾驰而来,下马之人正是李姚。
李姚向众人抱拳行礼后,目光落在伊祁柱身上。“阁下便是伊祁柱兄吧,早闻此地有精通音律之人,今日特来讨教。”
伊祁柱回礼道:“岂敢,只是心中对音律有些许见解,愿与君分享。”
在这古老的随州之地,一段关于音律创新探索的佳话就此展开。
随后两人就找了一处安静之地,摆开乐器。伊祁柱先弹奏一曲,其音悠扬婉转,似有诉说随族南迁之艰辛与不屈。
李姚闭眼聆听,随后拿起自己的乐器相和,曲声高亢激昂,仿若展现虞朝如今的兴盛繁荣。
一旁的羿奚仲李任和未花虽不通音律,但也沉浸在这氛围之中。弹罢,两人相视大笑,均觉遇到知音。
李姚叹道:“今日幸会柱兄,才知音乐无南北之分,皆能传达人心意。”
伊祁柱亦点头称是,众人遂决定在随州停留些时日,每日以乐相伴,交流各地风土人情,其乐融融。
羿奚仲李任见两人都精通音律,便说道:“不如你们两人合作,编写一首曲子吧。”
伊祁柱和李姚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