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他的肩膀:“卢公习惯就好,他们一向都是这样相处的。”
&esp;&esp;郑成功旁观了一出闹剧,啼笑皆非地摇摇头,收回目光。
&esp;&esp;忽见身边隆武帝拉着他的手,正用一种充满期待的眼神看着他:“皇儿……”
&esp;&esp;这语气,真可谓平沙回雁,一波三折,和方才的李来亨竟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
&esp;&esp;郑成功一瞬心生警觉,难以置信地问道:“父皇,你不会也想让我像他一样吧,绝无可能!”
&esp;&esp;他堂堂天下之主,难道不要面子的吗?!
&esp;&esp;“好吧,皇儿说了算”,隆武帝颇为遗憾地说,神色中居然还带着一丝惆怅。
&esp;&esp;唉,孩子长大了,不像小时候一样爱撒娇了。
&esp;&esp;叹息jpg
&esp;&esp;郑成功凉凉地看着他,仿佛在思考,自家父皇是不是还魂的时候出了点问题。
&esp;&esp;隆武帝面对他如此具有穿透力的目光,面不改色,熟练地转移话题道:“父皇深感遗憾,中间睡了太久,直接错过了你的登基即位……”
&esp;&esp;郑成功陡然想起一事:“不,我只是昭告天下,还没有正式登基。”
&esp;&esp;隆武帝错愕地看着他,慢慢反应过来:“你是想等打入京师,完成一统之后再登基?好,很好,这个安排再好不过了。”
&esp;&esp;如果可以的话,没有谁想在半壁河山上称帝登基,又或者只有一州之地。
&esp;&esp;但他经历过当年唐鲁之争,深知只有事先登基,才能在大义上占据名分,立起旗帜。
&esp;&esp;而郑成功没有这样做,只能证明他个人的影响力已经远远大于明廷的帝位,他一个人,就代表了当世的人心所向。
&esp;&esp;“太好了”,隆武帝又重复了一遍,眼眶湿润了。
&esp;&esp;他没有任何一刻,比现在更确定,他的孩子未来会是一个远胜过他百倍的千古明君。
&esp;&esp;朱聿键这个名字,原本或许平平无奇,但终将因为和郑成功联系在一起,而万古生光。
&esp;&esp;郑成功抓住他的手,心中有个念头如惊电般闪过:“父皇,我现在就登基,我要让你、让所有战魂见证我登基。”
&esp;&esp;隆武帝:???
&esp;&esp;他顿时惊呆了,立刻道:“不可!时间如此紧迫,这如何赶得上?”
&esp;&esp;这个消息如风一般传递向周围,所有人顿时大惊,纷然聚拢过来。
&esp;&esp;一来,他们震惊于郑成功居然决定打进京城再登基,可见一开始就是奔着平定天下来的。
&esp;&esp;满目河山,少一寸土都不行,当真是让人感佩不已。
&esp;&esp;二来,如果要现在举办典礼的话……
&esp;&esp;陈子龙皱眉问:“太仓促了,一切都没准备,怎么做得到?”
&esp;&esp;“让我来筹备吧!”
&esp;&esp;孙承宗却断然道,眸中漾起了希冀的清光,“当年天启陛下的登基就是我操持的,这一套流程我了如指掌,一定可以在天亮前解决。”
&esp;&esp;史可法立刻劝阻:“不妥!自古以来,岂有天子在夜间登基,大不吉利!”
&esp;&esp;他一向重视礼节,当年,弘光在南京即位,典礼办得乱七八糟,当时他就觉得是不祥之兆,大事不妙,后来弘光朝廷果然一年多就遭到覆灭。
&esp;&esp;所以,史可法对这一点特别忌讳:“况且,京师大战方休,血气充溢四野,环境险恶,这等情形如何能作龙兴之地?切莫恶了新朝的气运!”
&esp;&esp;李过却直言道:“就是你们文人总有一堆顾忌,搞什么有的没的。我就是想在消散前,见到陛下登基,这样我死也瞑目了。史阁部,你敢说你不想?”
&esp;&esp;史可法一噎:“当然想,但是……”
&esp;&esp;比起自己个人的心愿来说,肯定还是国家的前途未来更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