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郑家旧宅。”
&esp;&esp;他唇角泛起了一丝微笑:“我从前在国子监读书的时候就住在那里,本想带你去看看。其实不去也罢,南京连年遭遇烽火侵袭,旧宅已经几近于丘墟尘土了。”
&esp;&esp;李定国暗自决定回头找人将旧宅重新修葺一下,一边道:“森森快看,那里有一株老树。”
&esp;&esp;京师到处都是古迹,过往许多年间,将相王侯的旧宅排列如星,错落有致,各擅一段胜景。
&esp;&esp;眼前,有一棵茶青薄黛色的树木,一看就十分古老,长得苍苍巍峨,如古老的高塔久矗,静默迎向雪中的斜阳。
&esp;&esp;“树龄似乎有好几百年”,郑成功端详了一会那棵树,“天地无改,而人事易变。也许这棵树背后还有一段故事,只是我们从外地来,无从得知罢了。”
&esp;&esp;李定国立刻说:“我可以现编一个给你听。”
&esp;&esp;“嗯,三百年前,有一个人科举总是输。他家中后院恰好种了一棵树,别人就问他,是你的树吗?他说,不,是你的树(输)!”
&esp;&esp;郑成功不觉失笑,宁宇就是有一种可以将所有愁绪化为无形的能力。
&esp;&esp;过了一会,他又感叹道:“世事说来这般奇妙,我们之前都没来过京师,却将「直捣京师,灭清复明」,作为一路以来的追求,百死而不悔——其实,对于京师来说,我们才是全新的外来客吧。”
&esp;&esp;“绝非如此”,李定国忽而道。
&esp;&esp;郑成功疑惑地看着他。
&esp;&esp;在呼啸的风雪中,李定国将伞向他那边倾斜了些许,温声道:“你不是外来客,是「风雪夜归人」——是这座城池、这个天下,还有我,等待了许久的新主人。”
&esp;&esp;郑成功轻笑一声,眉间神采凛然:“那我唯有不负天下人和宁宇所望,带着大明走向世界之巅了。”
&esp;&esp;李定国问他:“具体有何打算?”
&esp;&esp;“大乱方定,先修生养息,待数年后仓廪充实,再征服四方。从此,天下是我,我即是天下。”
&esp;&esp;李定国想了想,郑重地说:“以后,你要开疆拓土,我就做你手中之剑;要守护生民,我就做国家的护国之砖。”
&esp;&esp;雪后华灯初上,满城灯火如流,照亮了归路。
&esp;&esp;……
&esp;&esp;郑成功的s+挑战成功,在诸天万朝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也引发无数的人纷纷效仿。
&esp;&esp;大清道光位面的魏源,仗着自己有《海国图志》,准备来个依葫芦画瓢,结果输得相当惨烈。
&esp;&esp;还有一些自视甚高的位面,也都做出了类似的挑战行动。
&esp;&esp;然而,无一例外,以惨败告终。
&esp;&esp;观众们看多了,也不禁纷纷感叹,郑延平的成功之路是不可复制的,如果你不是他本人,那么非常不建议这样做!
&esp;&esp;在经历了一连二三十个准备出海建国,而又失败的人之后。
&esp;&esp;观众们终于耳目一新,迎来了一个不要怂,就是干,直接莽上去的挑战者。
&esp;&esp;此人的进场同样也激起了轩然大波。
&esp;&esp;因为他,是万朝中,第一个亲自出战的帝王。
&esp;&esp;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宋武帝刘裕!
&esp;&esp;刘裕,乃是历史上第一个亲自北伐成功,打下长安,几乎一统全国的皇帝。
&esp;&esp;到了再下一个,那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北伐了。
&esp;&esp;他之所以没能真正的一统河山,不是因为能力限制,而是因为寿命不够长。
&esp;&esp;不仅是他寿命不够长,他的心腹谋士刘穆之也是如此。
&esp;&esp;他北伐在外,刘穆之为他坐镇后方中枢,确保后勤供给和朝中稳定,结果刘穆之一死,刘裕虽然已经把长安打下来了,却因为后方不稳,不得不班师回朝。从此长安城得而复失,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