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王徽之已经将杜牧看作了自己的同道中人,当即为他据理力争道:“入世者未必有凡心,对天对地清白,对人对己无涉,随时皆可以散发抽簪,如此便好。”
&esp;&esp;杜牧神色淡了些,寂然未语。
&esp;&esp;他来的时候是大和九年,外任洛阳,恰好避开了朝中甘露之变的惊天浩劫。
&esp;&esp;他早年学的是经世致用之学,综研兵戎策,为《孙子兵法》写注,献计平虏,多少是有入世兴国之念的。
&esp;&esp;本想着来日方长,庙堂多风波,总可以寻找到安渡之舟,青云之路,结果就在这个时候,他进入了副本,看到了那一句「司勋绮语焚难尽,仆射余情忏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