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如一块沉甸甸的黑色绸缎,严严实实地包裹着临时指挥所。昏黄的烛火在呼啸的狂风中瑟瑟发抖,不安地摇曳,将我的身影歪歪斜斜地投射在满是地图与情报的墙壁上。我,罗宇秀,民义军及大明共和国最高司令官,眉头紧锁,双眼仿佛要把地图上蒙古与清军盘踞的区域看穿,内心的不安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阵接着一阵,几乎要将我彻底吞噬。
此时,我军在战场上的胜果不断扩大,这本是令人欢欣鼓舞的喜讯,可战线也因此被无情拉长。新解放区的事务繁杂琐碎,重建家园、安置百姓、恢复经济,每一项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与心血,令我分身乏术。而偏偏在这个关键时刻,蒙古地区的局势变得异常复杂,犹如一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斩断我们来之不易的优势。
“罗帅,加急情报!”通讯兵小张的声音骤然打破了指挥所内令人窒息的寂静。他神色慌张,脚步急促,匆匆闯入后单膝跪地,双手毕恭毕敬地呈上一封密信。我迅速伸手,一把撕开信封,展开信纸。仅仅匆匆扫了一眼,我的脸色瞬间阴沉如墨,一股寒意自心底油然而生。此前,通过黑衣人情报特工传来的消息,我已然知晓多尔衮与洋人勾结、获取新式步枪的事情,这无疑给本就错综复杂的局势又添了一层阴霾。而如今,信纸上关于蒙古的状况,更是让局势雪上加霜。
在青海、宁夏、内蒙与外蒙等地,星罗棋布着众多蒙古部落。其中,一个名叫哈克图的首领正迅速崛起,此人野心勃勃,心中怀揣着一个疯狂的计划——妄图统一蒙古各部,然后与清军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我军。为了实现这个野心,他竟不惜暗中与沙俄勾结。沙皇俄国对东方广袤的土地觊觎已久,恰似一只贪婪的饿狼,早就对这片富饶之地垂涎三尺。如今与哈克图一拍即合,双方达成了罪恶的交易。沙俄承诺会提供先进的火器与军事顾问,帮助哈克图训练军队,而条件则是事成之后,蒙古要割让大片土地。
与此同时,满清也得知了蒙古各部宣布脱离其统治的消息。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满清的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多尔衮紧急召集索尼、鳌拜等重臣,商议应对之策。金碧辉煌的宫殿内,气氛却异常凝重压抑,仿佛空气都变得黏稠起来。众人围坐在一起,各抒己见,可意见却难以统一,一时间,朝堂上乱作一团。
“这蒙古各部竟敢如此大胆,公然脱离我大清的统治!必须要给他们一点颜色瞧瞧,让他们知道背叛的下场!”鳌拜满脸怒容,双手重重地拍在桌子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脸上的横肉都因愤怒而微微颤抖,脖子上的青筋也暴突起来。
索尼则皱着眉头,缓缓说道:“如今局势复杂,蒙古各部背后有沙俄支持,不可贸然行事。我们需要从长计议,先稳定北方边境的局势,再做打算。依臣之见,不妨与蒙古较强的势力合作,分化他们,避免他们与民义军联合。”
多尔衮坐在主位上,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虑。他沉思片刻后说道:“不管怎样,都不能让蒙古和罗宇秀的民义军联合起来。边境防线必须加强,调派精锐兵力驻守,密切关注蒙古的动向。我已派人去联络其他强大的蒙古部落,只要利益谈得拢,不愁他们不与我们合作对抗民义军。”
实际上,蒙古除了哈克图领导的势力,还有另一支强大的部落,由首领巴特尔带领。巴特尔的部落同样兵强马壮,在草原上颇具威望,麾下勇士众多,且拥有先进的骑射技术,其部落的营地防守严密,物资储备也十分充足。多尔衮得知后,便暗中派能言善辩的使者携带大量金银财宝、珍贵毛皮以及先进的火器样品前往巴特尔的部落营地。
使者见到巴特尔后,恭敬地呈上礼物,说道:“大汗,如今大清愿与贵部携手合作。罗宇秀的民义军势力不断扩张,若不加以遏制,日后必定威胁到草原各部的安危。只要您与大清联手,共同对抗民义军,战后所得的土地、财宝,我们愿与贵部平分,还会持续为贵部提供先进的武器和物资。”
巴特尔听后,眉头紧皱,陷入沉思。他深知与清军合作有利有弊,但民义军的壮大也确实让他感到不安。权衡再三,他对使者说:“此事重大,我需与部落中的长老们商议后再做决定,你先在此等候。”
而在另一边,哈克图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在各个区域手段残忍地制造混乱。在宁夏与内蒙交界的草原商道上,一支汉人商队正艰难地前行。商队的人们满怀希望,期待着通过这次贸易能获得一些收益,改善家人的生活。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一场可怕的灾难正悄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