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打败了国外产品的中国工业品,创造了一个民国的神话。
山西实业公司的名头也就此打响,李志坚趁着自行车的这股东风,买自行车送香烟,将山西实业公司旗下卷烟厂生产的龙城牌香烟也跟着推向市场,竟然也大获成功,龙城香烟的口感和进口的哈德门香烟类似,但是价格要低的多,龙城香烟受到人们的认同,销量也开始激增,在进入新年后的销量几乎每个季度都能实现成倍的增长。
有了自行车和卷烟的巨大利润,以及这些产品打造出来的太原城市的知名度,李志坚有了足够的资金来招募技术人员,人们也开始愿意到太原去,就此招募了不少的医药学方面的人才,制药厂的人才短缺问题瞬间缓解,制药厂开始启动生产,磺胺类药品开始源源不断的从生产线上生产出来。
并且由于李守义在美国的宣传和联系,不少在美的华人技术人员开始回国,来到了山西,有的到大学和技校中任职,有的直接到了工厂中,这些人还带动着一些外国技师到来,不小的提高了太原的整体技术水平。李志坚对这些人都进行了登记和统筹,在回到太原后就派人登门拜访,并引导到工业母机生产厂就职,这个厂的人才不足问题也得到了缓解,除此之外,李志坚还高薪将国外来安装设备的技师们都留了一段时间,与刚刚归国的华人技术人员一起将设备线运转了起来,李志坚又赶紧抽调了一批有基础的学徒,几个人跟着一个技术人员学习,至少要保证将生产的基本操作学会,懂得其中运行的原理。整个厂子,运行的非常笨拙而又缓慢,但是至少是动了起来。
汽车发动机厂的问题还是没能解决,不过摩托车发动机经过几年的艰辛,终于造了出来。汽车发动机的问题远远比想象的多,后续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李志坚对于能先生产出摩托车发动机也已经比较满意了,有了这些发动机,在山西就可以生产完整的挎斗摩托,这也是山西工业向前迈进的巨大一步。
摩托车生产整个流程中最后投产的就是发动机,发动机一经投产,整个摩托车就实现了量产,最开始时每个月可以生产五十多辆挎斗摩托,这还是由于发动机可以流水线生产,但是摩托车的其他配件以及整车装配都没有形成流水线,很多环节都需要纯人工来完成,不过李志坚相信,随着经验增多,工艺成熟后,自己弄出整车流水线也不是什么难事。
生产出来的挎斗摩托,基本上没有投向市场,除了山西实业公司自用的外,剩余的全部被晋绥军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