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的都用缴获的三八式步枪补充。两者外观基本一致,弹药也通用,后勤补给很方便。
冲锋枪则有些不够用,这次阎锡山从山西新运来了一千支,也只能是将前期战斗中的损耗补齐,扩编部队则没能补充。日军中装备冲锋枪数量不多,也就没能缴获多少。李志坚想通过黑市来购买一些,补齐43军的缺额,不过由于当初武汉的外国军火商大多已撤走,最后只买到了几百支。
第三,就是成立了军属教导队。43军人数扩充较大,新兵数量多,所以必须的样板部队出来,督促激励部队的训练。
人都会贪图安逸,在固始一战之后入伍的新兵,虽然大多后面也参与了一些战斗,但是毕竟没有打那种直面死神的战斗,在形势缓和下来后就难免疲塌下来。
李志坚准备通过挑选标兵的来刺激一下,建立一个样板部队出来,以后也方便再招收新兵后进行训练。
于是从特战队又抽出几个军官后,从固始一战后入伍的新兵中选拔三百人,先建起教导队的架子来。
李志坚在给部队定下主要基调之后,就不再管具体练兵的事情,各部都有自己的主官。他只是传出口风去,现在军内还缺一个师长,两个旅长,到时候择优推荐使用。
他不觉得这种功利化的激励有什么不好,经过多年带兵,他知道这在部队的管理中作用非常大,远好于口头的鼓励,甚至是物质的激励。
他从自己的心理进行剖析,最后的解释是:这种激励的效果好,可能就是男人天性中的渴望建功立业的基因,很多人躺平,那是觉得失去了希望,如果有希望,所有男人都会去拼尽全力来向更高的平台努力。他李志坚,就是要给予所有跟着他的人一样东西——希望。
他能发现,新兵的面貌在一天天在发生着变化,逐渐变得更有有军人的风范,看着这些成长中的年轻面庞,李志坚知道心中的铁军追求也在一点点的实现。
不过李志坚并没有单纯就让部队进行训练,看到黄泛区灾民的现状,他也在尽力的在占领的区域内帮助灾民,帮助他们加高地基重建房屋,田地排水补充冬种,并对人丁不足的家庭进行特别帮扶。这一切也让李志坚和43军在占领区获得了极高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