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的同时,还蕴含着其“主财利”即司掌财运的功能。综合《道法会元》的相关内容可知,按照古代的五行八卦理论,赵公明“其位在乾”,即乾卦所象征的西北方位,呈现的是“金合水炁之象”;头戴铁冠、手执铁鞭是“金遘水炁”之象征;黑面浓须是“北炁”,跨虎是“金象”,蕴含着“水中金”之义。
自民国时期以来,图像上的赵公明大多捧着“元宝”、“聚宝盆”一类的财富象征物。此后,这种直观化的图像学表现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道教科仪图像和宫观造像。如今,我们在许多道教宫观中看到的财神赵元帅像,也捧出了“大元宝”、“聚宝盆”。
汉朝时期,道教书籍《典籍实录》记载:赵公明乃“日之精”。
晋朝时期,《搜神记》记载:“上帝以三将军赵公明、钟士季,各督鬼下取人”。《搜神后记》载:“赵玄坛,秦代人,得道于终南山”。
南朝时期,《真诰·协昌期》记载:“天帝告土下冢中直气五方诸神赵公明等,某国公位甲乙年如千岁,生值清真之气,死管神宫,翦身冥冥潜宁冲虚,辟斥诸禁忌,不得妄为害气”。
明朝时期,《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记载:“赵公明,终南山人,头戴铁冠,手执铁鞭,面如黑炭,胡须四张。跨黑虎,授正一玄坛元帅。能驱雷役电,呼风唤雨,除瘟剪疟,祛病禳灾。如遇讼冤伸抑,能解释公平,买卖求财,宜利合和,无不如意”。《列仙全传》记载:“赵公明为八部鬼帅,周行人间,暴杀万民,太上老君命张天师治之”。《琅琊金石辑注》曰:“财神者,姓赵名朗,字公明,琅琊古来有之。昔者天上生十日,帝命羿射九日。其八坠海为仙,海上八仙是也。余一陨于天台,其身为石,太阳石是也,其精为人,赵公明是也。既长成,至峨眉山修炼,得神仙之术。商周交兵,遂受闻太师之邀下山助商,失利为太公所杀。太公岐山封神,郎受封玄坛真君,日精再归天台,遂真阳附石,神体合一。辖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专司人间迎祥纳福之责。此后石下有庙供真君之位,天台山亦易名财山焉。”
现代时期,《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记载:“俗祀财神赵公明,亦称赵公元帅,精修得道,能驱雷役电,除瘟剪疟,祛病禳灾,买卖求财,使之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