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下江南”,指的是万籁声、傅振嵩、耿德海、顾汝章、王少周五位北拳名师。
两广国术馆荟萃南北武术精英,阵容强大,开启了广东武术的一个兴旺时代。
1929年3月 25日,两广国术馆招收了140多名的研究班开学了,主要学员为公务人员,学期为6个月。分班学习各种内外家拳术,祛病延年的简易功夫,器械等。上课时间为:早班上午8点到10点,午班中午1点至3点,晚班7点半到9点。另外,为方便公务人员,还加设了上午7点至8点,下午5点半至6点半两个班。
两广国术馆前,报名者络绎不绝,为满足群众要求,凡机关团体或学校自行组合来馆学习,可派教员指导,也可以送课上门。
国术馆很快发展到11个研究班和9个特别班,共计500多名学员。后来又再次增加班次,兼收男女学员,羊城掀起了一股习武热潮。
1929年5月,国民党内部纷争,李济深被蒋介石囚禁在南京汤山,陈济棠成了第八路军总指挥,并主持粤政。
5月底,陈济棠以两广国术馆开支浩繁为借口,下令解散,所有教员及工作人员均发放路费遣散。
两广国术馆从开办到结束,仅有两个多月时间,民众习武热情急起急落,时人颇感痛惜。
现任的两广武术会的第一高手是南派莫家拳的传人唐仁,他常年居住在泰国,是大名鼎鼎的泰国唐人街第一神探。
莫家拳被誉为“广东五大名拳”之一,原称“六度阴阳掌”,它发于防身、立于健身、搏于赛场、习于日常、载于武艺、归于武德。莫家拳具有鲜明的岭南特色和朴实大方的南拳风格,以腿法见称,其所谓“一腿胜三拳,手长尺七、脚长三尺,放长攻出,凌空飞踢,拳重百两,脚重千斤力。”
莫达士所传拳术,因战阵所需,招式狠辣,动辄取人性命。其后族人拳术也多用于军阵之中,因此狡诈多变,为性命相搏之利器。
莫达士以武名世,在清朝初年的动荡时期,组民团以保境,举梅州乡进士(注:《莫氏家谱》及祠堂神主牌记为“保境义士举梅州乡进士”)。
莫家拳早期不外传,只传给族人,到莫亮、莫清娇等人将拳术外传,才创下“南拳五大名家”的名号。另外,一些外姓人士以姻亲的关系也得到传授。以上列二传陈堂公为例。陈本为东莞常平元岗园村人,家世业农,因与邻村群农争水,被围抠至重伤,陈妻莫少娴技击,持锄击败群农,翼之归。陈羞为妇人庇,遂愤而学拳,终得“无影脚”秘技。陈堂公后为东莞武技第一人,从学者四百多人,徐皮铁则其弟子。陈堂公有子名火胜,女名金姑,俱得其夫妇真传。时有罗浮僧人闻其名,欲与火胜较量,金姑争为先。僧笑虐,有轻视金姑意,争斗中袭其私处。金姑怒起,以手伤其目,僧遂目瞽而去。后咸丰年间,西洋火器日精,火胜亡,“无影脚”秘技遂绝传。(注:无影脚善行诡道,先以双手攻敌迷惑敌人,然后出脚伤敌。此技后辗转传至洪拳武师黄飞鸿,遂名昌于天下。)
关于莫清娇其人,本人在《莫氏家谱》中无法找到其名。考校各地传说及年代,窃以为莫清娇即莫达士侄孙莫振蛟,也即有些传言中莫家拳的创派人海丰莫遮蛟。用国语或客家话念读,莫清骄、莫振蛟、莫遮蛟其音极为相近。
在影视剧的助推下,洪拳创始人洪熙官早已家喻户晓。洪、刘、蔡、李、莫,是广东五大名拳,莫家拳正是与洪拳齐名的一大拳术。在莫家拳的发展壮大历程中,惠州仲恺高新区沥林镇伙岗村是一个关键地区。莫家拳创始人祖籍在伙岗村,伙岗村又是莫家拳的盛行地,历史上“家家习拳术,辈辈出高手”,涌现了一批着名拳师和武进士,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目前伙岗莫家拳逐渐式微,拳师全都年过花甲。
东江时报讯“ 日前,在2014年国家‘文化遗产日’期间,莫家拳传人及代表一行9人受上海体育学院中国武术博物馆邀请,飞赴上海参加“交流武术技艺保护文化遗产——— 2014年中国武术博物馆传统武术展演活动”。据了解,沥林伙岗村正宗莫家拳目前以申报惠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珠海普陀寺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前山街道东坑凤凰山下的四大名山旅游风景区,顺着山势以1:1的比例重现中国着名的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嵋山、山西五台山的主要建筑物及名胜,普陀山部分已建成并对外开放。景区内的古建筑艺术精湛,殿堂黄墙黛瓦、飞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