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杨梅又到财务部上缴菜园子这个月的收入。她一进门,笑眯眯的招呼着葛会计,亲切地喊大姐,仿佛自己是葛会计的小妹妹了。那亲切的一声大姐之后,又好像自己就是财务部的人了。
葛会计也觉得小杨梅过完年大一岁,遇到人也格外有礼貌了。她不由得抬头看了看杨梅,瓜子脸上的小嘴巴也抹成红唇,眯眯微笑的眼也仿佛张开了,透出莫名兴奋的光来。
交款的时候,杨梅离志平最近,她看到志平算账不用计算器,而是飞快的一手翻动票据,一手扒拉算盘珠子,真是帅气极了。只几分钟账就交完了,她遗憾地觉得时间也太快了,她又要离开财务部了吗?
但今天她没有走,想到公司改制后所有行管人员都根据职位高低配备了相应比例的股份,于是她认真的问严会计,公司分配到每个人的股份什么时候交?
严会计隔着桌子听到小杨梅在问,便说:“应该下月底之前,现在配股刚结束,还得征求个人意见,到时候持股的增减情况也有点变化。”
严会计解释完,便笑着问杨梅,她的那股自己挣的钱够不够。杨梅很认真的回答道:“还多呢,我这两年的工资都没交给我妈了,有1万块钱了。”说完满脸幸福地笑,严会计和葛会计都爱怜地夸她真是个好孩子。杨梅看到严葛两会计都觉得她好了,怎么张会计就无动于衷呢?
杨梅害羞的朝志平望过去,然而志平像是什么也没听见,他正为自己配的两股资金不够而犯愁呢?自己才来公司配两股是领导对他的重视,他已经是部门经理一个级别了,只是两股需要拿出8000块钱,他一股4000块钱都拿不出来,哪来的两股资金呢?在公司管理层纷纷吃进股份时,这两股却成了志平甜蜜的烦恼。
严会计当然知道志平的难处,便说:“小杨,你借一点钱给张会计嘛,反正这个股份的年利息比银行的高,到时候张会计按定期付给你利息。”
杨梅听到严会计说的前半句时就想立马答应,又听到严会计说到利息,便说:“这利息不利息的,都无所谓了,帮张会计拿到两股才是好的。”
严会计连声夸小杨梅说话清楚明白,葛会计也忍不住感叹“杨梅真是个好孩子,看事情还清楚!”
连续的夸赞仿佛是冬天的早上想睡懒觉却听到老妈在喊起床了,志平终于清醒过来,他朝杨梅感激地望了一眼,说至少借一股的钱。
“没事的,等两天我就送给你。”杨梅爽快至极。
杨梅觉得自己成了天下最幸福的人了,严会计他们无意中帮了她最大的忙,终于让志平知道了她的好,知道她是个勤俭持家的好女儿。
杨梅心满意足地离开财务部,她下楼时才想起刚才怎么没告诉志平,上次他跟龚麻子吵架,就是徐师傅子打的小报告。
又觉得这些私密的事,下次最好等志平一个人在财务部,然后悄悄说给志平听。
杨梅心里甜蜜蜜的时候,遗憾也是美滋滋的。
杨梅离开财务部后,志平又忙着填制单据,他刚刚看到杨梅交上来的菜园收入款,在白纸条上写的番茄、丝瓜几个认认真真却很生疏的字体时,便感慨杨梅没念多少书,却踏踏实实都有1万块钱存款了。不像其他女孩子,工资月月光,做名副其实的“月光族”。
三
春节后的第一个行管人员大会,高总就公布了所有人员的配股和缴纳情况。又说了公司今年招了很多年轻人,有钢结构业务员、预算员、技术员,每个部门都有几个陌生的面孔,志平早已熟悉了各部门的同事,已不再去四合院了。
办公楼后面的两排平房是新招进来的大学生集体宿舍,志平没事的时候便会下楼转过去。
春天的夜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生们在提倡学英语,组建“英语角”。常常有女生边走路边听耳机里叽里咕噜的“皮埃派”“耗尔油”,一副自鸣得意,高人一等的模样。
男生们很少背英语,倒是三三两两去车间的乒乓球室。志平喜欢打球,常常挥拍扣击,来回翻飞的小白球让人眼花缭乱。业务员回来的周末晚上,他总是玩到下半夜。
有时候志平也会转到顶楼,图书馆是爱好学习的年轻人常去的地方,大家如果看过什么好书,也很快在图书馆里交流查阅,都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志平搞不清自己属于哪个门派。
志平看到登记图书的是个年轻女孩王欢,去年她还在食堂那边做过后勤,有时会帮杨梅报一下菜园子的收入账。
志平还记得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