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天,父亲送志平去湖滨镇上班报道,张会计坐着“乡企局”的皮卡车带着父子俩直放湖滨镇。
志平和父亲来到环湖建材厂时,感到非常惊讶,这个地处湖滨镇西郊的一大片土地上,竟然有这么一幢气派的办公楼和两排蓝色屋顶的彩钢瓦大车间。张会计看来对这里已经非常熟悉了,车子路过一排房子前,听到一个男人洪亮的声音在声震屋瓦地说话。
大伯伸头看向车窗外面,那是一家超市的几间门面房,挂着一副白底黑字的招牌:“环湖劳动服务公司”,门口的马路上停着一辆宽大的红旗轿车。大伯肯定地说就是他了,志平并不明白大伯说的他是谁,但能猜到应该是个领导。皮卡车像是害羞似地从大红旗身边悄悄溜走,停在厂区办公楼前面的场地上,志平跟着大伯向二楼财务科走去。
刚到门口,财务科的一位穿红衣服的大姐就看到大伯了,她立马站起来招呼道:“张老师来了”,又惊奇的打量着他们身后的年轻人,这个中等个头,细白的年轻人,戴着副眼睛看起来格外斯文。一会办公室文员拿着茶叶热水瓶过来给客人泡茶。
志平不好意思地朝两边看看,穿红线衣的大姐也起身帮着端茶过来,“红衣大姐”很亲切地朝志平点点头,微微笑着,大伯这时才介绍起志平来。
严科长和穿红衣服的葛大姐都略显惊讶,笑着问怎么没告诉他们呢。大伯沉着地回答:“你们做不了主就不为难你们了,前几天跟高厂长说过了。”
严科长卷曲的头发看起来像个鸡窝,他一拍光光的大额头,说前天晚上吃饭时高厂长是跟他说过要进来一个新会计接替葛会计的工作,“是’安大’毕业的呢!”
志平心里一惊,心想他可不是“安大”毕业的,难道另有他人?但他看到大伯胸有成竹地说:“不错呀,就是他。”志平才放心下来。
志平想着学历这个东西在不同的人口里说出来,像是不同的货币汇率,有高有低了。
中午,午餐招待的事由严科长安排在食堂二楼的包厢里。志平和父亲跟着他们进了包厢,一米高淡黄色的墙裙,让志平觉得豪华,气派,青岛啤酒是小罐子装的,一大摞整齐地摆放在墙边的木架子上。父亲不放心,伸手摸摸细木条够不够结不结实。
志平看到父亲一下子变得又土气又拘谨起来,脚步也生硬了,看到服务员端菜送餐具,他也想上前帮忙,刚伸手就被大伯拦下来,让他坐下来等吃就好了。然而父亲还是不自觉地站起来,想想,又坐下去。
志平觉得父亲像是一个程序出错的机器人,心里瞬间滑过一丝难受,为一辈子谨慎小心的父亲感到不值。等到大家落座时,大伯在像主人一样的高谈阔论。
志平看着一帮陌生的面孔,都在自由自在地谈笑风生,唯有自己最熟悉的父亲,却自始至终那么多的小心拘谨。志平在盛第二碗饭时,父亲小声叫他别吃了,早早落筷,才像一个懂事的孩子。可志平这次没有像以前那样听话,他很潇洒地对父亲说:“没事,爸,饭要吃饱,下次你来,就是我来招待你了。”
说的大家哈哈大笑,志平却有种特别解气的痛快。
父亲早已布满皱纹的脸庞一下子舒展开来,他有种别样的甜蜜:儿子终于长大成人,当着大伯和同事的面,给他一个不嫌弃的承诺。
张海山下午回家的时候,竟然没坐中巴车。沿着二十年前走过的山路一直往前走,他沿路哼着小调,直到月亮爬上树梢,才走到大庙乡莲花村。
回到家的张海山心情格外好,他歪在床上,对大秀说着志平的厂如何大,中午吃饭的餐厅如何气派。
这时海山想到吃完饭离开餐厅时,严会计跟他说,以后把那个马厂长的女儿给他做儿媳妇,好让志平在这里安心上班。他看到那个落落大方的姑娘便满心欢喜,哈哈一笑。
对老伴说这些话时,他更加觉得儿子真幸福,心里甜滋滋的美。大秀也恍然觉得自己送了一趟孩子,也参加了午宴,也看到了那个大方的姑娘。
二
张志平在环湖建材厂做出纳会计。
环湖建材厂是以氧化镁水泥小波瓦起家的乡镇企业。厂长的舅舅在省水利研究院做课题研究,对氧化镁在建材领域的应用常有涉猎。就尝试着用氧化镁代替传统的硅酸盐水泥,实验效果很好。
于是,巢州地区最早的氧化镁水泥制品厂就此诞生。有了水泥研究院的技术加持,环湖建材犹如武侠小说里精通降龙十八掌的侠客,独步江湖,几无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