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厂由衷地佩服,口口相传的良好口碑,让环湖的产品迅速占领了大江南北。
志平的工作,有一半是在日清月结的整理票据填写报表,还有一半就是深夜看守财物,配合销售员的开票收款。
“市里大伯”有时会过来给各个部门的财务人员做培训,大伯过来的时候,志平要第一个表现出开心期盼,招呼大伯的声音要足够响亮,他想,咽下去的饭总要消化的嘛!
生在大庙乡的孩子,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他不再像第一次那样排斥“市里大伯”了。他也需要一个市区里来的大伯,撑撑面子。
直到后来志平非常熟练的称呼一个老会计为大伯时,他自己丝毫没觉得此人不是自己大伯。
从业务上称他为张老师还能接受,但需要把这个毫无血缘关系的老人,时时刻刻挂在嘴边叫“大伯”。志平年轻傲娇的心,在白天只能折叠好放在柜子里,到了夜晚才拿出来,让自己辨认一回还是不是自己的初心。
他还是那个热血傲岸的张志平吗?对世俗的老贾、父亲,老张会计,志平从内心里不屑一顾,但又不得不承认现实的力量太强大,普通大学都成了重点高校了。
如同演戏给别人看,私下里没人的场合,志平给大伯倒茶时,大伯也很客气的用手点点桌面以示谢意。这个微小的动作只有志平心里清楚,大众场合,他俩都在演戏给别人看。如此的时候,他又觉得眼前的老人真实的可爱。
三
志平来厂里不久后的一个周末。严科长带着财务科的几个会计,去厂部中心大酒店,参加销售科刘科长的宴请。
这是志平第一次参加销售科的酒店宴会。一楼宽敞的大厅摆着三张大圆桌,晶晶亮的吊灯垂挂下来。让志平觉得从没有过的豪华气派,不禁以为自己是个老牌爵爷,右摇右晃地走正步,恍若在宫殿里穿行,那种新奇快乐泛滥开来,像是流行感冒一样,让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水晶般透亮的笑容。
销售科刘科长还没到,只有销售办公室的花二姐在大声地招呼财务人员落座,细长个头的二姐穿着紧身黑色的上衣,显得身材越发紧致苗条,头发梳成发髻,椭圆脸庞上的两眼眯眯地笑着。
她跟每一个人都熟悉地打着招呼,夸夸女同事越来越年轻漂亮,身材还像是个大姑娘,仿佛她先发了别人红包,下次别人就要对等发给她,夸过别人后,就坐等着别人也来赞美她呢。
志平想起自己有时站在财务室门口的走廊里,听到花二姐大声训斥业务员。而此时的二姐,仿佛只长了一双笑意弯弯的眼睛和一个嘴角上扬的嘴巴,是永远不会生气的模样。
等到财务人员都齐了,志平却大多没见过。他只认识严科长,葛会计和办公室里的缪大姐,还有就是食堂里的马海波了。至于车间里的统计会计,像是故事书里的人物,名字早已熟悉,人却从没见过。
等到大家都落座了,销售科的几名年轻人才陪着刘科长姗姗而来。刘科长沙哑低沉的特色嗓音,远远就能听出来。他一边走进来,一边还在跟业务员说话,告诉业务员如何处理这事。志平想以后再说日理万机,那肯定不是总理,而是科长。
刘科长一进门,销售科的业务员便兴奋起来。“二哥好,二哥好”地哦哦叫起来,有人竟然呱嗒呱嗒的鼓起掌来,只是掌声稀稀拉拉,像是过完年的鞭炮,再也没有大年夜的热闹了。
刘科长依旧满面春风,大腹便便,梳着油光可鉴的大背头,像是总理步入大会堂,一边示意大家安静,一边又响起低沉的嗓音,那声音仿佛是从肥胖的腹腔震荡出来的。他告诉大家:“今晚是今年财务销售参加人员最多的一次互动晚餐,在此也欢迎近期加入我们销售部的三位新同事,和财务部的张会计,新来的同事为环湖集团注入新活力,也为以后两部门多多沟通,圆满合作做贡献。
“第二一点是,我们前两天已经正式签下了省送变电开发区工程,这是目前厂里最大的钢结构工程。未来两个月,也时我们环湖集团上上下下满负荷运转的一段时间。”
志平心里惊讶,原来住在四合院的那些业务员,也跟他一样是刚来厂里的新同事。志平看到他们如此熟络,还以为是老员工呢。想着下次有事没事也要多往那边跑。
葛大姐在听到刘科长说送变电是最大的钢结构工程时,便小声地嘀咕又不是你的业务,有什么好骄傲的。仿佛是委屈挨打的孩子,想辩解又怕打。坐在志平旁边的业务员莫建平看着葛大姐,会意地笑笑。
接下来的十几个人围坐一桌,有的人还是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