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仔细打量起刚刚差点儿撞上的那群人,目光所及之处,两匹骏马并驾齐驱,马背之上,分别端坐着两位道士。
二人身姿挺拔如松,气质超凡脱俗,浑身上下透着一股不食人间烟火的气息。
道袍随风轻轻飘扬,宛若仙人临世。
面容虽被斗笠半掩,但那双眸中闪烁的精光,却难以遮掩。
一眼望去,便能知晓他们都是道行高深、修为精湛之人,令人心生敬服。
旁边,一个年幼的小道士稳稳地驾着一辆宽大的马车,心无旁骛。
马车里,坐着一位十岁出头的容色绝美少女,她身着淡雅长裙,发髻轻挽,宛如画中走出的仙子。
少女身旁,紧紧依偎着一位三四岁的小男孩,看样子像是姐弟。
小男孩胖乎乎的小手牢牢抓着少女的衣角,眼神里满是依恋,像是怕一松手,身旁的姐姐就要乘风而去似的。
那张稚嫩的小脸上,洋溢着纯真无邪的欢喜,仿佛能与姐姐在一起,便是世间最幸福的事。
这样的组合,无论怎么看,都显得颇为怪异,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然而,几位当事人却面色淡然,好像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小事,对于旁人的目光浑不在意。
唐鹤不敢细看,匆匆别过脸,生怕自己的失礼之举会惹来麻烦。
妹妹的身体,再也经不起任何波澜。
但他心里还是触动了下,那少女的容颜,虽只是惊鸿一瞥,却好似在哪里见过,莫名地眼熟,让他忍不住在心中暗自嘀咕,却又不敢轻易去确认。
算了,妹妹的身体要紧,其他的都可以暂时放在一边。
妹妹的病情不容拖延,每一刻都至关重要。
只要有一丝希望,哪怕这希望渺茫得如同夜空中最微弱的星光,他也不会轻易放过。
故而,在心中略经一番挣扎与思量之后,他终是折返回来,神情中带着几分急切与期盼。
唐鹤缓缓走近少女,声音里带着一丝小心翼翼地确认:“这位小姐,你……你说,你能救我妹妹?”
黛玉闻言,肯定地点了点头。
她遇事一向多思,习惯从各个角度细细考量,权衡利弊,不轻易下决定。
然而,什么事一旦经过她的深思熟虑,决定下来,便如同磐石般坚定,任凭外界风雨如何,她都不会再轻易更改。
修行之道,本就讲究一个机缘,讲究随心而动,顺应天意,唯有心随意动,方能窥见那冥冥之中的一丝天机。
她要救弟弟,必要先积累深厚的功德,广结天下善缘,以善行为立身之本,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提升自己的修为与境界,方能拥有足够的力量去挑战以后未知的艰难险阻。
无论是此次毅然决然地赴昆仑救人,还是此时机缘巧合之下出手救这病危少女,其实都是殊途同归,终将汇聚成她救弟弟的坚定信念。
黛玉相信,只要机缘到了,修为够了,那救弟弟之事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她很喜欢吃唐鹤烤的鸭子,那独特的香味和酥脆的口感总能让她回味无穷。
同时,对于唐鹤和他妹妹的悲惨遭遇,她也深感同情。
人生在世,谁没有个难处呢?不知道就罢了,可既然遇上了,又怎能袖手旁观?
怎么着也要积一份善缘,哪怕只是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也定要助这对饱经风霜的兄妹脱离苦海。
黛玉抬手,示意唐鹤将他虚弱不堪的妹妹轻轻放进马车的软榻上。
一旁的小宇轩,见唐鹤仍站在马车前,似乎有些迟疑,不由心中焦急。
他哒哒哒跑上前,一把扯住唐鹤的衣袖,用稚嫩声音催促道:“哎呀,烤鸭大哥哥,你快将小姐姐放下,我姐姐才好救她呀!”
唐鹤闻言,哭笑不得,心中暗自嘀咕,“烤鸭大哥哥”,这究竟是哪门子的雷人称呼?
他由此称呼,想起来了,这姐弟俩此前在知味楼吃过他的烤鸭,当时,还给了他丰厚的赏赐,可惜,却因为规矩,知味楼的赏赐,从来与他无缘。
尽管心情沉重,却也被这突如其来的童言稚语逗乐了片刻。
然而,他此时顾不上纠正这个奇怪的称呼,满心满眼都是妹妹的安危。
唐鹤期盼地看向黛玉,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你,真能救我妹妹吗?我妹妹自小就患有心疾,这些年我们访遍了各地有名的大夫,可他们都束手无策,说治不了。如今妹妹生命垂危,我心急如焚。昨日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