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检测。
包括但不限于整个开采设备各个工段的气密性,压强,曲度,空气质量等等。
余跃从开采一线巡查回来,与海底采矿现场旁边的办公室查看安全数据的历史记录。与往常一样,一切正常。
余跃的专业本是生命科学方向,之所以来到采矿一线并不是克隆人的身份或者老一辈领导人的身份,被新生代排挤,而是每一位克隆体必须经历的过程。
克隆体在基础岗位工作一段时间后,只需通过行业测试,就可以获得相关专业性质比较明显的工作岗位,然后逐步通过测试和考核晋升。
目前来说,整个诺亚方舟小社会群体的生活是比较残酷的,一切都用实力说话,没本事的就只能从事最繁重、危险性最高的体力劳动。
当然,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也有一定程度的应用,但远远达不到地星当年的智能化程度。
就在余跃盯着安全监测数据分析的时候,忽然有人在耳麦中紧急呼叫,说是监测到异常信号!
余跃微愣,有些不明所以。
海底上近万里的地方,检测到信号?还是异常的?怎么听都有些不科学,起身去往隔壁信号监测室,余跃心中猜测应该是开采设备本身的信号干扰。或者地磁异常波动产生的结果。
但余跃进门的瞬间,整个人就不淡定了,只见声呐和红外线监测设备的显示屏幕上,赫然标注着让人难以置信的数据!
声呐监测和红外摄像头中,出现了一个溢出屏幕范围,也意味着超出监测范围的生物!
是的,没有错!的确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生物。按照目前出现在监测设备中的数据推算,这个生物的体积直接超出了人类的认知,怕是能达到恐怖的上百米!
而且,目前为止,还看不到这个生物的全貌!
只是一个大概的猜测。
余跃包括其他几位采矿一线的领导全部呆立当场,完全忘记了其他。
有人颤声询问,这么大的生物体是怎么做到在海水中存在的?又是怎么支撑住海洋中巨大的压力而生存的,要知道,这里的深度何等恐怖,水压之大不可想象,体型这么大的生物真的能在这里生存?
都知道余跃是生命科技专业的专家,大家的目光聚集在余跃身上。
余跃也是满心不可置信,但事实摆在眼前,却由不得他不信。
可是这么大的生物是怎么存在的,他也搞不清楚。只是回答到:“我们不能以人类的眼光或者说以我们对地星生物圈的了解来匹配外星生物的存在状态。”
“或许,他有我们所不知或不曾明白的存在手段。”
对木卫二海洋中类鱼的研究早就在几十年前开始了,偷偷摸摸地捕获,但研究的进展还是很不错的,不过从这些研究数据中,并没有发现能够支撑生物体生长到这个程度的证据。
屏幕完全被占据,计算机系统疯狂工作,根据刚才此生物出现在镜头中的时候的移动速度和方向进行分析,不知过了多久,屏幕中终于出现了边界,恐怖的巨大生物终于离开采矿基地的头顶,消失在无边漆黑的大海中。
与此同时计算机已经分析出了生物的长度,146米!重量1200吨,速度10米\/秒。
何等恐怖的数字!这个数据是地星海洋中最大的动物蓝鲸的六倍!(除了速度)
此时此刻,安装在采矿设备外面的几个光学摄像头也传来了他们拍摄的数据。采矿基地外设的微弱灯光下,呈现在镜头中的,是一个看不到具体边界,灰色的巨大生物。
跟余跃设想中不一样的是,灰色的巨大生物并没有类鱼生物体表面,近似于鱼鳞的器官,而是极为光滑的!甚至都有些反光。
巨大生物最终还是离开了,没有翻江倒海搅动海水,采矿基地也没有遭受攻击。众人松了一口气的同时,纷纷议论起来,余跃和其他几位小领导将数据资料传输回诺亚方舟号。
这个过程中,谁都没有注意到余跃难看的脸色。
刚才在那巨大的生物出现的时候,时隔几十年的光阴,余跃再次听到了那个诡异是声音!
很多年以前,欧罗巴基地在冰面上的时候。那个声音的响起便意味着四维空间的控制削弱,每次都会发生恐怖的事情,虽然那些事都是当时的站长科尔特搞出来的,但给余跃带来的影响却从未消失,记忆深刻。
这么多年来,四维空间和四维生物从没有开启过,一直都在原地以超强的磁力约束。这是所有成员当年开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