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混合,口感丰富。
书生们凑了些碎银,进店兴高采烈地吃喝起来。
当王蒲听到信儿后,焦急地拄着竹杖来到店里,就看到这一幅其乐融融的模样。
临别前在船上,桂枝儿曾唤王蒲到舱内,交代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并嘱咐若有急事可以找她。
“先……小娘子好。”王蒲尴尬得满脸通红。
书生们则低头如小鸡啄米般炫饭,并不敢直视王蒲。套麻袋揍人这般出格的举动,当然要瞒着学长。
“一起来尝尝吧,梅子绿茶也做好了。”桂枝儿笑盈盈地招手。
王蒲生怕先生不满他们用蛮力闹事。
说来也怪,桂枝儿非但没有一点责怪、不愉,反而很高兴他们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热血劲儿。
有人欢喜有人忧。
受害者及其家属,也紧赶慢赶聚在一处。
杭京的大小官员万万想象不到,子孙挨打只是源于小孩子们的些许口角。
“这是政治阴谋,一定是!”大理寺正如临大敌。
“或是蓄意报复。”须眉皓白的矮胖老头儿眉头紧锁,“若背后无人撑腰,谁敢当街殴打我的乖孙。”
几位疼子心切的长辈,都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越纵容后代越不成器。
纨绔子弟们自幼养尊处优,经史子集等经典著作,在他们眼中枯燥乏味,如同嚼蜡一般。
他们宁可斗鸡走狗,也不愿多翻书本。
不读书,怎么科考,怎么当官?
长辈们急得心焦不已。
万幸,处在权势关系网中的人消息灵通,只要肯花足够的银两,总能找到妙招。
“老朽便直说了,在座诸位,恐怕都在爵爷那里为子孙谋了个考场席位。”须眉皓白的矮胖老头沉吟道。
爵爷手眼通天,能寻到别的考生当“替死鬼”。
通过科考舞弊谋得进士名额。
“咳咳。”大理寺正虽不愿承认,但也没反驳。
自家孩子什么德行他心里清楚,若是堂堂正正去考,连府试这关都过不了。
总不能学那些土财主去捐官买官,惹人嘲笑吧?
在县试、府试上做点小动作并不难。
先把子孙送回祖籍地,通过夹带、替考等多种方式,再对主考官多加打点,便能稳妥中榜。
可春闱,不是一般人能操纵的。
“爵爷该不会收了银两不办事?”
有人担忧孩子被暴揍一顿,身体受伤参与不了科考,花出去的银子便打了水漂。
“不至于,恐怕是哪里有疏忽,走漏了风声。”大理寺正更担心有别人想抢名额。
阴差阳错下,一场小闹剧,如同石头子儿被投入湖泊,逐渐泛起阵阵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