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想让皇上把大长公主温文元送过去。以此来搅浑水。
“启禀皇上,末将认为,大战在即,不若先以和亲谈判,看大聿是否应允,不论是否,我们都应有万全之策。”
昭康帝头疼得厉害,本就是强撑的身体,再也无心听下去,见没有异议,便下旨:“那就这样,礼部尚书与鸿胪寺卿,明日拟好策交与朕。其余各部皆拟一份决策,不需意见统一,朕自有推断。退朝。”
昭康帝一离开,两边便各自安静,个个都如见了敌人般,涨红着脸。
退了朝,陆抒珩被礼部尚书独叫了趟。
堂内的熏香,以及茶,都太浓了,陆抒珩强忍着,适应番。
“你是怎么想?”尚书大人直接了当,毒蝎子般的眼神,看着他,让他喘不过气来。
“禀大人。在下愚钝,只想到应以计防,兵家之事臣一窍不通,在下不敢口出狂言。”陆抒珩道。
“你自幼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又多次与霍将军交涉,你认为,他如何防?”尚书又问。
“恕在下不能,暂未想到好的对策,不过臣认为,还是应先谈判,摸清对方脾性,以此来论。”
“你说,美人计如何?”
陆抒珩眉梢一挑,一本正经:“霍将军久年戒色惯了,臣恐贸然使此计,恐有不利影响。”
尚书大人摇摇头:“我怎么听说,霍将军风流成性,是有名的色胚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6知人知面不知心,美人之计不是万全之计,应再多加以计划准备后手。”
尚书道:“本官已知晓你的意思,不过是有一句你说的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念在相识一场,本官有心提醒你,莫要被旁人算计。”
“多谢大人提醒。”陆抒珩道。
昭康帝今日在后宫召了荣妃。
温文元早已经哭红了眼。
“皇上要送我去和亲?”温文元通红的眼直盯着他。
“思暮,朕不会让你冒此风险。你永远当朕的荣妃可好?朕……”舍不得你。
温文元打断了他的话,神色冷漠:“皇上既然不会让我冒此风险,何必又来与我说。若是皇上真送臣妾去和亲,那也是皇上的决定,不是我的。”
一句臣妾也没有。
昭康帝神色复杂望向她:“你是朕的爱妃,朕怎么可能把你拱手于人?就算就算迫不得已,朕送谁去和亲,也不会送你去。”
“最好如此,皇上。”温文元瞪着他。
俨然不相信他说的话。
————
1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2出自《左传》。柏举之战是公元前506年,由吴王阖闾率领的3万吴国军队深入楚国,在柏举击败楚军20万主力、继而占领楚都的远程进攻战。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快速取胜的成功战例。
3出自《史记》《史记·淮阴侯列传》。井陉之战发生于汉三年,由韩信指挥的,在井陉口一带对赵军的一次出奇制胜的进攻作战。是中国古代灵活用兵、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4出自《宋书》《宋书·臧质传》。451年,盱眙之战,臧质以3千兵马迎战拓跋焘的十万精兵。双方厮杀一个多月,拓跋焘屡次受挫,北魏损失惨重,被迫撤兵。以少胜多。
5出自《左传》?《左传·庄公十年》中《曹刿论战》
6出自《礼记·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