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辉跟朱瞻基带上两千骑兵冲出了车营,去追脱鲁忽察儿。
其余的朵颜士卒这才渐渐发现自己的头领丢下他们跑路了,纷纷四散奔逃。
一时之间,整个战场上的朵颜人作鸟兽散。
脱鲁忽察儿带着几百帐的牧民和不足千余骑的士卒一路奔逃,见明军骑兵追了上来,知道自己这边拖家带口的不可能跑得掉。
脱鲁忽察儿对自己的儿子猛革赛道:“猛革赛,你带人往西南面跑,避开明军大部队。皇帝带了这么多人,一定不会在草原上待很久,等他们走了就安全了。”
猛革赛大惊道:“额祈葛(蒙古语,爸爸的意思),您要干什么?”
脱鲁忽察儿调转马头,对猛革赛大声道:“记住,草原上的雄鹰,只有自己飞翔时候才是真的雄鹰。”
明军追击至,眼见即将追上朵颜部,忽然斜里冲出几百骑,朝着赵辉他们直直冲过来。
“殿下小心,这帮人看来是来拼命的。”这伙人看来想杀个出其不意,奈何草原上视野开阔,要隐藏身形不容易。
“杀!”朱瞻基举起雁翎刀,兴奋的大喊。
两支骑兵轰隆隆的撞在一起,不知道多少人与马纷纷倒地,随即很快被后面的马群踩死。
血肉与草地泥土混在一起,生命与草原长存。
两支骑兵相互追逐,不断放箭、相撞,血肉飞溅。
脱鲁忽察儿带着他的部众,一遍遍地冲击着明军骑兵,似乎丝毫没有意识到是己方在败逃。
脱鲁忽察儿身上已经中了数箭,犹自奋力拼杀。
就在这时,明军中忽然爆发出一阵欢呼。
原来朱瞻基换了一匹马,拿上了骑矛,开始冲锋起来。
脱鲁忽察儿眼睛眯了眯,大声道:“好,皇帝的儿子是么?让我来会会你。”
跟着朱瞻基发起冲锋的是一队重骑兵,他们擎着长长的骑矛冲了上来,直接撞击正在跑动的朵颜骑兵。
这一下撞击,刚好结结实实地将脱鲁忽察儿的骑兵队透阵而过。
太阳从远处的天边渐渐落下,草原上又要进入夜晚了。
脱鲁忽察儿被撞下了马,他的肩膀上插着一杆被撞断的长枪,马儿在他附近不远处吃草。
朱瞻基带着几个人围住了他,在马上用长枪指着他道:“叫什么名字?”
脱鲁忽察儿没有说话,死死盯着朱瞻基。
直至气绝也没说一个字。
朱瞻基下令将脱鲁忽察儿的脑袋割下来去献给朱棣,然后将他的尸首就地给埋了。
赵辉过了不多时也率军返回,与朱瞻基会合。
“朵颜人跑得还挺快,我追了十几里,没发现他们的踪迹,不知去向。”赵辉有些懊恼,没有早点分兵,一部去追击,一部对付回头逆战的那群人。
两人将抓获的俘虏带回营地,打扫战场,正准备向朱棣报捷,武安侯郑亨带着数千骑兵赶了过来。
郑亨见草原上一片狼藉,必是发生了大战。急道:“什么时候打的?太孙殿下没事吧?”
朱瞻基连忙解释道:“我不要紧。倒是都尉的护粮兵损失惨重。”
这一仗,赵辉麾下的五千护粮步兵伤亡一千多人,民夫也有八百多人阵亡,不可谓是一场惨胜。
好在战果也颇丰,阵斩朵颜人超过了四千,俘虏朵颜牧民两千余帐。
朵颜部被打了个半残,也算是为朱棣讨伐兀良哈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大军班师,不日抵达京师。
来迎接赵辉的竟然是他的母亲,原来在出塞的这段时间,赵辉的家眷们已经从南京搬家到了京师,安顿了下来。
公主府也已落成,不过宝庆还在来的路上,她一坐船就晕船,只能走陆路一路慢慢行来。
这次北征归来,朝野上下都处于一种莫名的氛围中,群臣们也上贺表祝贺朱棣打了胜仗,但君臣脸上都不见笑容,没有一丝胜利的喜悦。
朱棣是自己心里清楚,阿鲁台毫发未损,打了兀良哈三卫只是为他的一意孤行强行挽尊而已。
群臣们则暗中愤愤不平,朱棣拿国家的钱粮流水似的花出去了,结果只是把自己的盟友给揍了一顿。原本兀良哈三卫在鞑靼与大明之间暗中摇摆,这下好了,兀良哈要彻底翻脸了。
好在,朱棣还是犒劳了跟着他东北环线游的有功将士,凭借与朵颜卫的一战,赵辉的建平伯也升级了,拿到了世券,这就意味着以后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