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弟,等撤去席面,摆上茶水,连美貌的清倌人也屏退了,开始谈正事了,杨稷脸上的笑容便也跟着退下了。
“一千两,”杨稷张口就来。
徐家是浙江巨贾,对于这个报价也是怔了一怔。
“杨公子,这一千两白银一张号票也太贵了些。”
杨稷嘴角扬了扬,“员外开什么玩笑,是一千两黄金一张号票。”相当于四千贯铜钱或四千两银子一张号票,等值大约八百万人民币一张。
什么概念呢,郑和下西洋,一年花销总数是二十多万两白银,一次下西洋,那可是两百余艘船、两三万人的规模。而买七十艘船的号票就相当于一整个下西洋舰队的支出。(郑和的船员大多来自卫所兵,所以人力成本会低许多或者干脆没有)
徐书乔狠狠点点头,“好,我买十张!”
杨稷笑道:“员外果然富甲天下,都说浙商善于经营,一点不假。”
徐书乔连忙谦让。
杨稷抿了一口茶,掩饰不住的笑容,“徐兄不要觉得这钱是给我的,朝中的内阁、各部部堂乃至后宫的大太监们,哪个不需要打点?真正到我手里的,几杯茶钱罢了。”
交趾号票这东西为啥这么值钱呢,是因为商家拿到号票后,可以以运送军粮补给为名义出海,到了交趾后,由当地都司接收后,开具文引。凭借这个文引,船只可以装载一定量的海外货物返回内地。
这就是洪武年间就有的开中法,套用到交趾倒也十分合适。
至于你送完军粮补给,是不是意外迷路去南洋绕了一圈,结果船上就装满了各种南洋特产,那就没人管了。
凭借这个,就可以完美的避开海禁政策。不过这个号票也是有时限的,两年一换,可不是永久的哟。
“不过,要在交趾实行开中法,还得朝中通过才行,徐兄等我的好消息。”杨稷抛下一句话,就要下船。
“且慢,”徐书乔叫住了杨稷,笑道,“刚刚那个清倌人,一会我派人送到公子府上。”
杨稷嘿嘿嘿一笑,拱拱手:“那就多谢徐公的美意了,徐公之事,我一定尽力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