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刘平略带深意的问道。
杨阜闻言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连忙摇头:“不想不想不想。”
“行了,跟我在一起不用这么谨小慎微的。”刘平笑着说道:“权当闲谈了。”
杨阜不接话,也不知道该不该接话。
刘平也不在意,缓缓开口道:“某...算了。我就是个普通人。”
“普通人?”杨阜抬起头看向刘平:“您是不是对普通人有什么误解?”
“跟德邦学的俏皮话是吧?”刘信摇了摇头:“我说的是真的。我并非那种智计似海深,可以谋断天下的天才。也许施政我还有几分把握,战略上也能有一二浅见。到了真正要做事的时候,论起出谋划策,奇谋妙计,我恐怕还不如宪和呢。”
杨阜压根就不相信,只当刘信是在谦虚。
“但有一点,你知道我最擅长的是什么吗?”刘平笑着问道。
杨阜想了想道:“不知道。”
“是考试。”
“考试?”杨阜纳闷了。
刘平点点头:“我最擅长考试了,哪怕读书读的不好都没关系。考试技巧也很重要。就像这一次设计皇甫家。我就是一个读书读的不好的学生,但是凭借着出色的考试技巧,也能得个不错的分数。”
杨阜:好像听懂了,好像又没听懂,好深奥啊。
“你慢慢会知道的。”刘平没有过多解释。
杨阜想了一下,又问道:“这个事儿学生只是好奇,但有一件事,学生很是在意啊。准确的说,不得不在意啊。”
“什么事儿?”
“咱们出发的时候,是不是忘了德邦了?”杨阜认真的问道。
刘平摇摇头:“他改道去汉阳了。”
“啊?去汉阳?他不是处理尸体去了吗?”杨阜又懵了。
“什么尸体,那人是怎么回事你不清楚啊?”刘平笑了起来:“某让他去的汉阳,连同那女子一起。”
杨阜很想问为什么,但是只能憋着。
“想不明白,给你提个醒啊。”刘平又道:“你想一想,咱们怎么这么容易就找到了一个愿意配合咱们计划的女人?”
“啊?!”杨阜忽然明白了。
“走吧,先回武都,还有一场戏要演呢。”
......
此时,汉阳郡。
凉州刺史耿鄙,正在招待自己的本家耿雍。
其实就是简雍。
“宪和是涿郡人?”耿鄙一脸笑容的问道。
作陪的还有程球。此人做文官打扮,看起来倒是个卖相不错的人。
简雍倒也不避讳,点头回道:“正是。雍乃涿郡人。”
“尝闻宪和与那刘备刘玄德关系亲厚,且自黄巾以来,一直跟在他左右,怎么有时间来吾这里呢?莫不是征西将军有什么事情要交代?”耿鄙问道。
“是也不是。”简雍卖了个关子。
“哦?愿闻其详。”耿鄙来了兴趣。
简雍笑着说道:“雍此来,的确身负重任。吾主征西将军,意在秋收之后,北上平叛。特派雍来此,征求一下明公的意见。”
“吾主意在十月出兵,武都出兵八千,陇西出兵五千。希望明公能够与吾主约定时间,北上平叛。到时候两路齐发,吾等北上金城,直逼允吾,明公可轻取其余六县,断其羽翼。”
“之后吾等只需紧守城市,以待明年即可。”
耿鄙听了之后,不置可否。
平叛是他的政治资本,说白了,将他调来做这个凉州刺史,就是让他平叛的。在这个大方向上,他跟刘备是完全可以合作的。
但是怎么合作,那就有讲究了。
再说的直白一点,主次很重要。他和刘备,两个人其实最主要的任务是一样的,平叛。但是谁评判,谁主导,决定了平叛之后有多少的功绩。
“刚才宪和说是也不是,那这‘不是’又是何意呢?”耿鄙岔开了话题。
“唉......”简雍叹息一声,没有说话。
耿鄙见状心中已然明了,装作不在意的说道 :“宪和你可是征西将军的老乡,还是从小一起长起来的。如今征西将军经略凉州三郡,正是大展宏图的时候,你缘何要叹息啊?”
简雍脸上露出苦笑:“唉,恨关羽不能张飞。”
这话说的有意思,一是说恨自己像是被束缚了翅膀的鸟儿一样,无法自由飞翔,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