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的时候总是让诸葛亮在他充满激情的呐喊中,听出来一丝丝的调侃。
但诸葛亮没有跟任何人说过自己的这种感觉,只是觉得应该是自己的错觉。
“想什么呢?”刘平见诸葛亮没有回应自己,问了一句。
诸葛亮回过神来,道:“没有什么,就是在想这个宣传的事儿该怎么做。”
“先让徐干做着,宣传口的事儿,后续某会跟你说的。”刘平摆了摆手:“眼下重点不在这。”
“属下明白的。”诸葛亮对此倒是不觉得有什么。
作为刘平的弟子,诸葛亮很清楚自家这个师父的施政理念。最基本的两条,一是经济发展,二是技术革新。
更深层次的话,就是一些理论性的东西了。
诸葛亮曾经跟自家叔父谈论过这个问题。按照诸葛玄的说法,刘平应该是儒家礼学一派的读书人,一个如今非常小众的流派。
甚至小众到如果不是诸葛玄说了,诸葛亮都不知道。
其实礼学一派的儒家读书人,并不算小众,至少在董仲舒之前不算小众。
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他的弟子们也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以礼为主,以仁为辅,另外一派则相反。
也是从礼学一派里,衍生出了法家。
刘平的思想、施政方针和一些行为,其实很符合法家读书人的感觉。但是如今独尊儒术,肯定不可能是法家读书人,那么就像法家的源头,礼学一派的儒家读书人了。
那么什么是礼学一派的儒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