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两个都很清楚,下一个五年计划的时候,他们会再进一步,真正坐稳尚书的位置。至于后续如何,就要看未来五年的工作成果了。
做得好了,肯定是能再进一步的。
什么叫再进一步呢?就像荀封那样,刘备他们开小会的时候,会喊着荀封。但是不会喊着他们两个。
只有能进入刘备开小会的那个房间的官员,才是整个刘备势力真正的巨头。
这些人都有谁呢?
在成都这边的,有刘平、关羽、刘德然、荀封、刘元起。在外的,还有张飞、杨永两人。除此之外,还有类似荀彧、李秀这样的,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也能参与进来。
在这些人之下,就是六部尚书、侍郎们了。
两人离开之后,马良匆匆而来,递了一个条子给刘平。
刘平接过来看了一下,蜡封还在,显然这消息保密级别很高,哪怕是马良也不能看。
手指用力,将蜡封捏碎,刘平打开看了一眼。
“嗯?”刘平嗯了一声。
随后他看向马良,道:“某要去大王那里一趟,让董川、张既他们先处理政务。”
“喏!”
刘平点点头,起身离开。
到汉王宫门口的时候,他遇到了关羽,以及匆匆赶来的荀封。三人见面之后,互相点头,稍微寒暄了两句,直接进入王宫。
来到刘备的书房,三人落座。然后李秀和荀彧两个人也走了进来,坐到了末尾。
两人刚刚落座,刘备就走了进来。
“见过大王。”
众人见礼。
刘备摆摆手:“说正事儿,消息你们都接到了,怎么办?”
关羽当先开口道:“接受!”
刘平也点点头:“这是好事儿。”
就在半月前,扶南国的属国,地处扶南国北方的真腊,带领周边大小部落,向诸葛瑾送上了降表,想要归降,撤国号,立郡县。
诸葛瑾和赵云两人不敢擅专,确定了消息准确之后,派人把消息回传。
“扶南国恐会有不满。”荀封皱眉说道:“吾等若是做好了跟扶南国开战的准备的话,那就可以接受。”
“扶南国应该会有意见,但开战的可能性不大。”荀彧接过话,道:“按照他子瑜传回来的消息来看,真腊加上周边的部落,大概有近百万人口。吾等若是吃下来,那南海诸国将永远在吾等兵锋之下。”
荀彧之所以这么说,主要还是乌戈郡的地理位置导致的。乌戈郡虽然面积不小,人口也就四十多万,但其实乌戈郡是在山地上的,资源有限。
如今的乌戈郡,粮食供应上还需要越嶲郡和永昌郡支援。
但是真腊就不一样了,那地方有一块平原,适合耕种,且一年三熟。以大汉的生产力,占了那块地方,养活一两百万人没问题的。
这也是刘平和关羽同意接受真腊的原因。
接受了真腊唯一的坏处就是得罪扶南国,但是好处可就太多了。至于得罪扶南国?
那有什么?
去乌戈郡问问赵云,他怕不怕,他在不在意?
“那就接受?”刘备又确认了一下。
“接受。”刘平拍板,道:“真腊跟乌戈郡接壤,可以调整规划,将真腊的部分领土,并入到乌戈郡。剩下的地方,建立新郡。”
“真腊王室可以来成都,新建的郡叫安南郡即可。”
内附的真腊国跟被打下来的乌戈国不一样。不可能再用真腊这个名字,但是可以保留一个真腊县,让真腊王室心里好受一些。
“这样的话,乌戈郡、安南郡,一共就有了一百五十多万人口。”荀彧这个时候建议道:“子龙将军那边,可以调整一下。以子龙将军为主,建立南海都护府。品级,也上调一下。”
“以乌戈郡为中心,统管乌戈郡、越嶲郡、安南郡、永昌郡四郡军政。”
这也就意味着,赵云将在权力和地位上跟张飞一样,只比关羽低半级了。
刘备有些犹豫。
倒不是不愿意给赵云这么大的权力。主要是在赵云之前,还有杨永、还有刘德然、还有荀封这种老人呢。
事实上,按照功绩来说,杨永和荀封两个人都适合再进一步。
刘备也是个念旧的。而且杨永、荀封的能力也足够。
甚至从能力上来说,杨永和荀封更适合接替赵云,做这个南海都护府的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