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荀封不争,杨永又不在中枢,因此刘备就没那么犹豫了。
至于刘德然,刘备打算让他继续在大后方训练新兵和军屯工作。
准确的说,刘备打算麾下士兵做分类。
目前整个刘备势力一共有士兵二十七万余,这里面包括新兵包括所有郡兵。
除掉郡兵之外,分为了四个大部分。长安上庸一线,赵云麾下,永州水师和朝廷直辖的,也就是刘备亲自率领的。
兵力方面,长安上庸一线最多,有十来万人,其次是赵云那,有五万。永州水水师三万。
这加起来就是十八万多。
刘备直接率领的,包括刘德然的新军一万人,成都守军一万人,禁卫军三千人,
剩下的就都是各地郡兵了。
刘备计划做一些调整。具体来说就是把士兵进一步分类。
二十七万的规模里面,郡兵可以缩减一半,尤其是不在前线,不在边境的郡,没必要保留这么大规模的郡兵。
这些郡兵可以拿钱走人,或者加入军屯。
因为这是刘备调整中的重点。
不算郡兵,剩下的二十多万人马里,有接近七八万人其实都是屯田兵,虽然也参与训练,战时也上现场,但基本上都是打辅助。
更多的时候,他们做的事儿其实是生产。
也别觉得这很夸张。这年头想养活这么多士兵实在是太难了。如果这二十多万人都是脱产的职业军人。
那刘备没必要发展了,因为能养活接近三十万脱产的职业军人,那就意味着刘备仅靠如今的基本盘就达到了灵帝时全国的经济水平。
完全可以横推了。
但现实是达不到。
这不是能力问题,这是接近五千万人口和七亿亩耕地的体量优势。
想一想后来坐拥整个北方的曹操,在赤壁之战的时候,一共就八万人,诈称二十万。
他不想真的带二十万吗?他不能,根本养不起。
此时的北方可是大汉精华所在仍是如此。
刘平也是来了大汉才知道,穿越前他看的那些三国小说里,动不动主角就能搞出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士兵,是放了一颗多大的卫星。
说回刘备的打算。
他打算把所有屯田兵统一管理,设立专门的部门,将军屯,新兵训练,粮草运输,支援建设等都交给这个部门来执行。
而他选定的一把手就是刘德然。
“按照文若说的来。”刘备确定了赵云的地位,也是从这一刻开始,赵云进入了核心高层圈子:“让子龙回来一趟。”
后半句是对荀彧说的。
荀彧拱手应下来。
说完了这个事儿,刘备又开口说道:“孤打算成立一个新的衙门……”
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众人。说完以后,喝了一口茶水,等众人的建议。
这事儿,刘平不打算发表意见,还是习惯性的不掺和军队的事儿。
而且这事儿,很明显就是刘备给刘德然准备的。
但是刘平却看了关羽和荀封两人,一人一眼,看看他们的反应。
因为刘备要组建的这个新衙门,其实是把兵部和都督府的部分权力给拆了出来,重新组合出来的。
说到底还是损害了这两个部门的利益。
好在两人都没什么太大的反应,只是一开始有些惊讶,随后就都低头沉思起来。
大概有盏茶功夫,荀封开口说道:“统一管理屯田兵也是可以的,臣没有意见。”
“同意!”关羽也点点头。
其实就目前来看,一众老兄弟中关羽其实最委屈的。虽然是最高军事长官,但关羽并没有直辖的军队。
也不能说没有,现在挂在刘备名下的水师,算是关羽的直属部队的了,但名义上还是刘备的。
但关羽又是最配合的,不管是刘平的政策,还是刘备的要求,只要有利于刘备的发展,关羽都是无条件支持。
让打仗,就南下去打仗。
让发展,就配合刘平安抚落队的请战情绪。
现在刘备要分化都督府的权力,他也是支持。
一张扑克脸虽然没什么情绪变化,但是刘平和刘备都清楚,如今刘备能有如此大好局面。这位的功劳,仅次于刘平。
见两人都同意,刘备笑了起来道:“今年来不及了,明年开春就组建新衙门,正好能赶上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