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武国以北,一个新的国家建立了。duan'j
段家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并且命名为秦国。这个国号成都一开始不给通过的,还是刘平说了一句:“高祖能够代秦,吾等又何须在意这等蕞尔小国呢?”
最后秦国建立了。
秦国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
一切都朝着大汉靠齐。
而且也没有遇到什么阻力。
究其原因嘛,还是这些西域人本身就没有什么文化。什么车同轨书同文,老子都没有车,也不认识字,你想干啥就干啥,别打扰老子放牧。
段家也简单粗暴,什么这那的,都给老子改汉姓,取汉名!年龄小的都给老子上学去,学习大汉优秀先进的文化。
同时还派出了上百人去武国,帮助武国完成汉化教育。
对此,王家自然不会拒绝。
一来他们本就觉得汉化是对当地土着好,二来刘平那边也来信了,汉化是她们的第一要务。
不光要汉化武国和秦国的百姓,还要往西走,一路汉化过去。
对这个事儿,段家很是上心,打算当成国策来搞。反正开销可以从成都那边报销。
“爹...哦不陛下...也不对....大王。”
“行了,叫爹就行了,啥事儿?”段伟觉得给自己大儿子取名叫英,属实有点对不起这个字了。
段英也不想,这身份转换太快了,他一时间没有习惯。要知道这位最大的梦想也不过是大汉征西将军而已。
曹操:不是?这个梦想这么大众的吗?
现在他倒是征西了,而且还比之前想象的还要更西。只不过他没成大汉征西将军,反而成了秦国公子。
“是这样的,最近儿子走遍了南北,发现这地方也不是不能耕种。”段英开口说道:“耕地多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有充足的的水源,虽然没有大面积的平原,但是也能进行种植。只不过本地土着不懂。”
“什么土着,什么土着!那是咱们的百姓!”段伟暴躁的很,也不知道是不是水土不服。
段英不在意这个,而是继续说道:“目前来看,我秦国加上武国,以及南边那块地,如果努力开垦的话,至少可以开垦出来上千万亩耕地。”
“哦?”段伟眉头挑了挑:“真的?”
段英一脸自信的点头:“没错,而且再往东,还有更多的可以开垦的土地!咱们不光要汉化,最好还能打出去。”
“儿子跟来做生意的吐火罗人确认了,再往西他们那有大面积的耕地,只有占领那里,咱们汉人才能真正在这一片土地上站稳脚跟。”
段英说的大面积耕地,是真的。
他嘴里说的大面积的耕地,其实就是后世塔吉克斯坦的农业区,主要集中在该国西部和南部的平原及山谷地区,如瓦赫什河谷等。这些地方有河流灌溉,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用水需求。
段伟摸着下巴道:“这事儿可以跟武国商量一下,但是现在咱们想要西征还是力有不逮的,按照城乡的计划来吧,咱们先发育,汉化周边,然后再西征。”
听到西征这两个字,段英整个人都兴奋起来:“好好好,西征好啊,非常好。”
“先把汉化给做好,才能讲以后的事儿。”段伟看的比段英清楚多了。他很明白,眼下武国也好,他们秦国也好,都是一样的,要靠着大汉。准确的说,要依靠汉王刘备来维系国家的统治。
只有让汉王高兴了,他们的国家才有存续的可能。
......
成都,今天很热闹。
因为大儒宋衷要公开讲学了。
刘平虽然觉得宋衷这个人思想有问题,但那是站在政治立场上来说,单从学术上来讲,这位还真是很厉害,不比郑玄差。
更实际的说法,郑玄和宋衷学术上有差异,但能力上基本上是一个级别。而且两个人其实有很多共同点。
两人都有深厚的学术传承和经学根基。
刘平想要成为此时的大儒,需要从他们两个人身上学的有很多。学术传承这一块倒是没问题,毕竟也是卢植的学生。但是经学根基就差了很多。
刘平平日里也一直在恶补这方面,但终究跟两人不能比。
宋衷和郑玄皆深受东汉经学传统的浸润,将儒家经典视为学术研究的核心。他们穷究《诗》《书》《礼》《易》《春秋》等经典,期望通过对经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