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孔丘将自己思想流派称为儒家,以修浩然正气兼容并蓄为主要理念,并以诗、书、礼、乐、春秋五书为五经,又以博采众长悉心教授弟子,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为主张,门下弟子学有所成者不在少数,大成者纷纷开创各自思想流派,其中继承孔丘理念的儒家孟子,新开创的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兵家孙子、农家许行、医家扁鹊等相继得封半圣,逐渐形成百家争鸣之势!山海界正式进入文气时代!之后又过百年文道书院纳百家贤士集百家之长,秉承有教无类思想兼容百家所长后创州级书院七十二座,县级书院三百零八座,后世称这一集百家之常于一院后因材施教的壮举为百家争鸣终归儒,大小书院分布在人族两国的所有州、县之上并以各州县分院为名加以区分,加上孔丘最初所创文院宫三百八十一座,且为各级文院制定明确的考核和入学方案,而后于每座文院学堂星树立孔丘圣人像,所有学子通过考核进入文院便需首先参拜圣人像,针对未获得文气的读书人和启蒙儿童则是设立学堂教授习文写字。此后便将所有能引文气入体修炼文道之人统称文人,而孔丘于鲁城创立的第一所书院则被称为文道圣院。
一日孔子教授完学生后便沐浴更衣将文宝山河笔、春秋书和土河车置于鲁城圣院圣学堂自身雕像旁后圣体便化作冲天文气,举世可见!随后圣体所化文气分为两道,一道涌入两界山文气屏障、一道涌入圣院孔丘雕像后再从圣院孔丘雕像分出七十二道涌入各州级文院孔丘像之中,而后再从各州级分出相应数量文气涌入县级文院。
过程中圣人天音想起,人族皆闻“圣院学堂中三件圣人文宝可于人族危难之时助半圣展现圣人之威,不可轻用……吾所化文气入一半入两界山可加固屏障助我人族抵御鬼妖侵扰,一半与圣院及各书院书院圣人像融合,一、可形成文气壁障使妖邪几心术不正之人无法进入,二、不同层级文院可为首次参拜该层级文院圣像之人引文气灌体,助其文道修行,这其中以中州鲁县圣院文气最盛,州级文院次之、县级再次之,望后世学子杨我文道,当孜孜不倦砥砺前行,莫要落了我人族之威”一句后一切归于平静,直到此时天下万民才得知孔丘已寿终羽化痛哭不已。
有了博采众长又得文气加持的书院为学子启智人族大兴,孔丘羽化后众弟子整理他生前语录修书为《论语》,和五经并称儒家六经,而后圣院秉承他的遗愿吸收百家精华为才是举,完善文道力量为天下学子创立十文位,分别是九品学子、八品秀才、七品举人、六品进士、五品翰林、四品人师、三品文豪、二品大文豪、一品半圣和半圣之上的圣人,安顺序又划分为下三品、中三品、和上三品。不同文位有不同的天赐神通,文位越高天赐神通越强,文气越浑厚,掌握的天地元气也就越强,再以诗词文章为引便可用于战斗、祈雨等等等等,口诛笔伐搬山填海也不在话下。
收回思绪陈书霖震惊不已,这竟然是个如此神奇的世界,不仅能用诗词做到前世神话故事中修士那般神奇之事,还能有各种天赐神通!成为九品学子后便可获得天赐神通“耳聪目明”,不仅听力出众视力极佳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更能在夜间视物,漆黑环境下只需些微光亮便能习文写字,成为秀才后更是了不得,能“下笔成兵”即秀才文位者所写诗词可以下笔成实,引动天地元气蕴含强大能量,若是战诗词则可用于杀敌,文位高了之后还有更多不可思议的天赐神通。
陈书霖对比之下发现两个世界虽有诸多相似却又大为不同,比如皆是仓颉造字,孔丘教化万民为万世师,诸子百家也除了是孔丘学生所创外几近相同,可在之后就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轨迹,一是两千多年竟然没有朝代更迭,二是孔丘死后千年至今再无人封圣,且除诸子百家诸位名人外的半圣、文豪、大文豪竟无一人是他认识的,这一方世界诸子百家之后有以书法“狂战体”成为大文豪的姜守羽,有擅作战诗词的封半圣周圣陶,有擅水利着《治水百解》封半圣的李卿和,有擅观天象地气着《易术》封半圣的周青岚等等等等,可他记忆中前世那些诗仙、书圣、药王、道祖等等等等并不存在于在这个世界!
这里没有李白、没有杜甫! 、没有白居易、没有杜牧!也没有老子!没有张仲景!没有……
但凡诸子百家之后的名人一个也没有,甚至道家鼻祖的老子都没有,内心忍不住一阵又一阵的狂喜,“文气为尊?这踏马纯纯的是为我量身打造的世界好吗!蓝星的诸位先贤抱歉了抱歉了!勿怪勿怪……有你们在那我岂不是……”幻想往后各种出口成章、三步成诗他脸上就不自觉的露出一阵得意至极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