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傲气了起来,他的胸膛微微挺起,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得意:“父皇,儿臣虽不及您英明神武,但也愿为大明尽忠职守。”
朱标转过身,面对着朱棣,声音中带着一丝严肃:“老四,为君为将,切记不可骄傲。”
朱棣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敬意,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诚恳:“是,大哥。”
······
【朱棣这边是攻城掠地,热闹非凡,朱允炆那边当然也不是吃素的。
建文元年七月,朱棣造反的消息传到南京,朱允炆立马祭告太庙,把朱棣从宗室里除名,贬为庶人,决定起兵讨伐燕王。
我之前提到过,朱元璋那时候杀了不少功臣宿将,朝廷这时候真是缺将啊,年轻的将领又镇不住场面。
于是,朝廷任命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带着副将军李坚、宁忠北伐。耿炳文那时候已经六十五岁高龄了,他带的军队号称三十万,实际上也就十三万。
八月初,部队到了真定,在滹沱河的南北两岸安营扎寨。
都督徐凯驻扎在河间,潘忠、杨松驻军在莫州,先锋九千人驻扎在雄县。
那时候正好是中秋,部队防备松懈,结果被朱棣军打了个措手不及,先锋九千人全军覆没。
潘忠他们带兵去增援,过月漾桥的时候,又中了埋伏,潘忠、杨松都被抓了。
这两位大将死不投降,最后被杀。莫州就这么丢了。
这时候,耿炳文的部将张保向朱棣投降,还把南岸部队的情况告诉了朱棣。
朱棣让张保回去,让他到处宣扬雄县、莫州的惨败,还说北军马上就要来了。
耿炳文一听,赶紧调动部队,全部渡河,准备全力抗敌。就在耿炳文军队转移的时候,朱棣军突然杀到,沿城攻击。
耿炳文的部队乱成一团,溃败入城。
士兵们都挤在城门里,自相践踏,踩死的人不计其数。
朱棣军把城围得水泄不通,耿炳文手里还有十万军队,只能坚守,不敢出战。朱棣知道耿炳文是个守城的老手,攻城不容易,三天后,就自动撤兵了。
耿炳文这位老将军,在朱元璋那时候就是以守城着称的。
这时候,虽然朱棣连战连胜,但他的实力并没有太大增长,只要耿炳文守在这里,朱棣就会被拖垮。
但大家应该还记得朱允炆的习惯,他和身边的幕僚啊,做事喜欢变来变去。
这不,朱允炆一听说耿炳文军败,就根据黄子澄的推荐,立马换了一位大将军。
大家擦亮眼睛,大明第一位“战神”登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