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传奇时空
刘邦在直播间里观看东昌之战的战况,眉头微皱,他疑惑地说道:“这朱允炆的军队装备素养不弱于朱棣,那李景隆真是越看越可疑。”
萧何对刘邦的话深有同感,他补充道:“朱允炆此人用人朝三暮四,且意志不坚定,再好的人才也得不到好的发挥啊!”
刘邦听后哈哈大笑,他赞同地说:“确实,这为君之人,最终的就是要会用人。”
隋唐演义时空
李世民看向群臣,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青鸟主播说朱棣能够死里逃生,有朱允炆的功劳,你们怎么看?”
房玄龄沉思片刻,然后开口道:“从之前的事情上看,朱允炆此人外宽内忌,对于虚名是非常在意,可能是不想背上杀叔的名声!”
程咬金则以他一贯的直率风格大咧咧地说道:“可他不已经逼死了朱柏,他和朱棣已经水火不容,难道还要在乎这名声?”
大唐的君臣们对这个问题感到困惑,他们认为在权力斗争已经如此激烈的情况下,虚名似乎已经失去了其价值。在他们看来,实际的权力和控制远比虚名更为重要。
朱元璋时间
朱元璋看到张玉战死的消息,不禁拍着大腿感叹道:“好儿郎,我大明将士就应该如同张玉一般,忠心,勇烈。”
朱标则拍了拍朱棣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小四,这等忠臣,你可以好好对待。”
朱棣连忙点头,表示认同,他看着直播间上的张玉,好感度大增,显然被张玉的忠勇所打动。
然而,当直播间上提到朱允炆和朱棣在此战中都出现了重大失误,尤其是朱棣登基后还出现了国本之争时,朱元璋等人都是一头雾水地看着直播间。
毕竟,朱棣现在还未成婚,更不用说登基和国本之争了。
……
【在东昌的战场上,朱棣的身影如同狂风中的孤叶,几次三番地在死亡边缘徘徊。
然而,朱允炆的一纸“毋使朕有杀叔父名”的旨意,却成了他意外的护身符。
南军将士们在这道旨意的束缚下,既不敢对朱棣下杀手,又无法将他生擒,只得眼睁睁看着他单骑扬尘而去,心中满是无奈和愤懑。
翻阅着史书,看着上面的记载,所有看到的人,心中对朱允炆的失败都会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这个削藩的生死较量中,只有胜者才有资格施舍怜悯,展现宽容。
朱允炆的犹豫和软弱,让他的部下们也变得畏首畏尾,若是当初能果断斩杀朱棣,这场战争或许早已画上句点。
然而,当我们将目光转向朱棣,他的失误也同样显而易见。让我们聚焦于他的三个儿子——朱棣的“三只小猪”。
在北平的城墙下,世子朱高炽坚守着城池,抵御着南军的猛烈进攻。而朱棣的次子朱高煦,则是他的得力助手,紧随其侧,一同南下征战。
朱高煦,这位勇猛的战士,在东昌之战中再次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当朱棣身陷重围,是朱高煦和张玉等人及时赶到,将他从死亡线上拉回。
但在战火稍歇之时,朱棣却做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决定。为了激励朱高煦继续奋战,他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话:“世子有疾,汝勤勉之”。这句话,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朱高煦心中波澜起伏。
朱棣这是在暗示什么?
难道他想效仿唐高祖,让儿子们为了皇位而争斗不休吗?
这一言一行,无疑在朱高煦心中种下了野心的种子,也为未来的权力斗争埋下了伏笔。】
……
朱元璋在直播间上目睹朱棣的行为,如同大灰狼一般引诱着朱高煦的野心,他的情绪瞬间爆发,勃然大怒地对着朱棣斥责:“混账小子,你居然敢废了我指定的世子?”
马皇后这次也没有站在朱棣这边,她拎着朱棣的耳朵,同样生气地责备道:“老四,你怎么能这样教孩子,就不怕兄弟相残吗?”
隋唐演义时空
李世民在直播间上看到的画面,让他的思绪飘回到了自己的征战岁月,那时他的父亲李渊也曾对他许下承诺,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最终他不得不通过政变来夺取皇位,这一幕让他心中五味杂陈。
收敛了复杂的心绪,李世民转而对太子李承乾说道:“高明,你是太子,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
······
【在东昌的古战场上,南军的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虽然说,这次东昌之战,南军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