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厅之内,高朋满座。
甄俨和甄尧兄弟俩正在招待着众人,却见甄逸和董昭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中山太守张纯率先朝甄逸施了一礼道:“甄大人,经年不见,听闻令爱于归之喜,下官和一众同僚特来拜贺,愿令爱与使君大人永结同心,白头偕老啊!”
“张大人有心了。”甄逸道,“甄某一介去官之人,承蒙大人多年照拂,感激不尽呐!”
“诶,甄大人哪里话?令爱如今已是使君夫人,日后还需甄大人替下官在使君大人面前多多美言呐。”
张纯说着,正瞧见甄逸身后的董昭,连忙上前道:“董大人!下官中山太守张纯,见过董大人。还未来得及恭贺董大人升迁之喜。”
董昭见状,连忙说道:“张大人不必客气,你我同为太守,官阶相同,何须如此?”
张纯道:“诶,董大人乃使君大人倚重之人,怎能一样?听闻董大人为瘿陶令时,便与使君大人有旧,如今使君大人甫一上任,便升任大人为魏郡太守,足见倚重之意啊!”
“张大人有所不知。”董昭道,“昔日本官为瘿陶令,被黑山贼大军围攻,危在旦夕。千钧一发之际,是当时任广平令的使君大人率军赶来,以数千兵马击破了五万贼军,这才救下本官和全城百姓!只冲着这份恩义,我董昭此生,也必定为使君大人鞍前马后,竭忠尽力!”
董昭朗声说道,引得周遭众人一阵侧目,纷纷议论起来。
“不错,这件事我也听说过,没想到竟然是使君大人!”
“使君大人以区区数千兵马,便击破五万贼兵,用兵之玄妙,真是超乎常人啊!”
“听闻使君大人文武双全,上马能战,下马能治,冀州由他执掌,我们以后必定能过上好日子!”
……
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多是对张尘的赞美之词。
少时,下人通报,迎亲队伍已至门前。
甄逸大喜,连忙携一众宾客亲自出迎。
众人来至门前,只见队伍之首,一名少年郎穿着一身华丽的喜服,坐于马上。
这马上的少年,不是别人,正是张尘麾下的头号猛将,赵云,赵子龙。
赵云自小便在山中学艺,甚少露面。而且,自张尘上任以来,还未接见过各郡官员,是以,他们也都没见过张尘。
现下以假乱真,也可掩人耳目。
在场众人之中,识得赵云的,唯有董昭一人。
当下,董昭一步当先,上前对着赵云施了一礼道:“下官董昭,拜见使君大人。”
众人皆未见过张尘,但却知道魏郡治所就在邺城。董昭既与张尘居于一城之中,那自是见过的。
当下,众人不疑有他,纷纷拜道:“下官拜见使君大人。”
“诸位免礼。”赵云在马上拱了拱手,随即翻身下马。
赵云环顾一番,却见董昭正朝着一人使了使眼色。
赵云登时会意,知道此人必是甄氏家主无疑,于是上前拜道:“小婿拜见岳父大人。”
“好!好!”
为免被人瞧出破绽,甄逸此时也装出一副喜色。
很快,侍女便扶着身穿嫁衣,盖着盖头的甄脱走了出来。
甄脱与甄姜本就身量相似,此刻盖头一盖,旁人哪里还能分得清?
侍女随即扶着甄脱上了马车。不多时,礼乐齐奏,车马起行,迎亲队伍浩浩荡荡离了甄府,径往邺城而来。
甄俨、甄尧两兄弟打马前行,送妹出嫁,后面还跟着上百辆马车,运载着满满的嫁妆。
张尘以半数家产为聘,甄家自然也是讲足了排面。
“十里红妆”或许夸张了些,但这嫁妆之数,总抵得上张尘聘礼的十倍了!
世家底蕴,果然非同小可!
半个时辰过后……
中山山道,数百名山贼正齐聚山林,个个在头上系上一条黄巾。
“大当家的!来了来了!甄家那小妮子的花轿朝这来了!”一个山贼喽啰兴奋地跑回来说道。
一个山贼头目连忙问道:“怎么样?有多少人?看到东西了吗?”
“看到了,看到了!就几十个人的迎亲队伍,那嫁妆有好几百车呢!”
“哈哈哈哈!好!真是天助我也!”山贼头目兴奋地道,“甄氏世家豪门,嫁妆必不会少,要是劫下了这笔嫁妆,咱们就一辈子吃喝不愁了!”
“可是大哥,张帅只叫